不同性别高山红景天形态和气孔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高山红景天概述 | 第8-9页 |
·高山红景天在生物学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高山红景天的气孔研究 | 第11-12页 |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高山红景天生长动态研究 | 第13-2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页 |
·试验材料 | 第13页 |
·试验方法 | 第13页 |
·调查时期气象资料 | 第1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3-19页 |
·一年生高山红景天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 第13-15页 |
·多年生高山红景天不同性别植株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 第15-19页 |
·讨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高山红景天不同性别植株形态比较研究 | 第20-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30页 |
·不同性别高山红景天形态性状比较 | 第20-24页 |
·不同性别高山红景天茎和叶的鲜干重比较 | 第24-26页 |
·不同性别高山红景天地下部形态比较 | 第26-30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不同性别高山红景天植株叶片气孔比较研究 | 第31-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50页 |
·高山红景天叶片气孔的大小比较 | 第31-38页 |
·高山红景天叶片气孔开度比较 | 第38-42页 |
·高山红景天叶片气孔密度比较 | 第42-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A | 第55-56页 |
龙井市2006年5月至7月气象数据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