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与标高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引言 | 第9页 |
| ·连续刚构桥的概况与现状 | 第9-13页 |
| ·连续刚构桥的现状 | 第9-12页 |
|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现状 | 第13-15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桥梁施工控制理论 | 第16-33页 |
| ·桥梁结构施工控制的重要性 | 第16-18页 |
| ·桥梁施工控制内容 | 第18-20页 |
| ·几何(变形)控制 | 第19页 |
| ·应力监测 | 第19页 |
| ·稳定控制 | 第19-20页 |
| ·安全控制 | 第20页 |
| ·桥梁施工控制方法 | 第20-23页 |
| ·开环控制 | 第20-21页 |
| ·闭环控制 | 第21-22页 |
| ·自适应控制 | 第22-23页 |
| ·桥梁施工过程模拟分析方法 | 第23-27页 |
| ·前进分析 | 第24-26页 |
| ·倒退分析 | 第26-27页 |
| ·施工控制中的误差调整 | 第27-32页 |
| ·设计参数识别和修正 | 第27-29页 |
| ·Kalman 滤波法 | 第29-31页 |
| ·最小二乘法 | 第31-32页 |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连续刚构桥的结构计算 | 第33-44页 |
| ·工程概况 | 第33-34页 |
| ·板沙尾大桥施工过程模拟 | 第34-35页 |
| ·板沙尾大桥结构分析方法 | 第35-37页 |
| ·结构分析模型 | 第37-42页 |
| ·仿真分析软件 | 第37-38页 |
| ·单元划分 | 第38-40页 |
| ·边界条件 | 第40页 |
| ·荷载处理 | 第40-41页 |
| ·材料参数的选取 | 第41-42页 |
| ·施工阶段划分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连续刚构桥的计算结果 | 第44-57页 |
| ·位移计算结果 | 第44-48页 |
| ·主梁节点位移变化 | 第44-46页 |
| ·最大悬臂阶段位移 | 第46页 |
| ·全桥合拢后位移 | 第46-48页 |
| ·内力计算结果 | 第48-53页 |
| ·弯距计算 | 第48-51页 |
| ·剪力计算结果 | 第51-53页 |
| ·实测结果 | 第53-56页 |
| ·主梁控制断面及测点布置 | 第53-54页 |
| ·各个控制断面应力结果对比 | 第54-56页 |
| ·箱梁裂缝的监测与分析 | 第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5章 连续刚构桥的施工监控 | 第57-69页 |
| ·施工控制的目的 | 第57页 |
| ·施工控制测点布置 | 第57-59页 |
| ·观测时间与项目 | 第59页 |
| ·观测周期 | 第59页 |
| ·挂篮静力荷载试验 | 第59-60页 |
| ·桥梁施工监控内容 | 第60页 |
| ·应力监测 | 第60页 |
| ·应变监测 | 第60页 |
| ·标高控制的理论与方法 | 第60-65页 |
| ·标高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60-62页 |
| ·标高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62-63页 |
| ·立模标高的确定 | 第63-65页 |
| ·立模标高的调整 | 第65页 |
| ·标高控制结果 | 第65-68页 |
| ·立模标高 | 第65-67页 |
| ·实际监控情况 | 第67-68页 |
| ·小结 | 第68-69页 |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9-7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 | 第69-70页 |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