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头孢菌素C 概述 | 第8-13页 |
·头孢菌素C 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 第9页 |
·CPC 的代谢合成途径及其主要调节机制 | 第9-11页 |
·头孢菌素C 发酵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底物补料控制策略 | 第13页 |
·代谢网络模型 | 第13-14页 |
·本课题的立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立题意义 | 第14页 |
·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16页 |
·实验菌种 | 第16页 |
·培养基 | 第16页 |
·培养方法 | 第16-17页 |
·营养物质的流加策略 | 第17页 |
·硫铵的流加策略 | 第17页 |
·碳源的流加策略 | 第17页 |
·分析方法 | 第17-20页 |
·菌体湿重的测定 | 第17-18页 |
·CPC、DAOC 含量的测定 | 第18页 |
·氨态氮浓度的测定 | 第18页 |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 第18-19页 |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C0_2、0_2 分压的测定和OUR、CER 和RQ 的计算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0-31页 |
·硫铵流加方式对CPC 发酵性能的影响 | 第20-22页 |
·不同碳源(豆油)流加控制方式对CPC 合成的影响及其发酵性能比较 | 第22-26页 |
·CPC 主合成期内不同豆油流加方式下的CPC 发酵代谢分析 | 第26-29页 |
·代谢网络的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顶头孢霉菌Cephalosporins acremonium HC-3 代谢网络模型 | 第27-28页 |
·CPC 发酵代谢分析 | 第28-29页 |
·采用最优底物流加方式的中试放大实验 | 第29-31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31-33页 |
主要结论 | 第31页 |
展望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8-39页 |
附录2:中英文对照表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