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残余应力测量方法的选择 | 第11-12页 |
·X 射线衍射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12-13页 |
·X 射线法测试残余应力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采用X 射线剥层法测量沿深度方向三维残余应力问题 | 第14页 |
·X 射线应力测量的准确性问题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创新点 | 第17页 |
·文章结构 | 第17-18页 |
第2章 应用X 射线剥层法测试三维残余应力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第18-38页 |
·X 射线剥层法测试残余应力的基本理论 | 第18-26页 |
·圆柱体剥层后应力修正理论 | 第18页 |
·圆柱剥层法基本假设 | 第18-19页 |
·实心圆柱受均匀外压时的径向和环向应力分析 | 第19-20页 |
·剥层法各向应力修正公式推导 | 第20-26页 |
·应力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26页 |
·X 射线剥层法三维残余应力测试的工程应用 | 第26-36页 |
·大功率电机轴三维残余应力的研究背景 | 第26-27页 |
·实验方案 | 第27-28页 |
·测试参数及表面处理 | 第28页 |
·电解抛光深度的标定 | 第28-30页 |
·剥层法三维残余应力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0-31页 |
·三维残余应力测试结果综合分析讨论 | 第3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不同材料X 射线衍射特性的研究 | 第38-60页 |
·衍射特性研究的重点 | 第38页 |
·等强梁标定方案 | 第38-41页 |
·等强梁特点 | 第38-39页 |
·等强梁的设计 | 第39-40页 |
·等强梁的电测贴法及载荷极值 | 第40页 |
·等强梁标定原理及实验装置 | 第40-41页 |
·碳钢等强梁的实验标定与衍射特性 | 第41-43页 |
·实验过程 | 第41页 |
·电测法结果与理论值 | 第41-43页 |
·两类不锈钢(奥氏体与马氏体)的衍射特性 | 第43-51页 |
·实验材料与预处理 | 第43-44页 |
·等强梁材料的组织状态 | 第44页 |
·X 射线法应力测定实验 | 第44-46页 |
·多种方法的等强梁标定结果 | 第46-47页 |
·两种不锈钢的X 射线衍射特性分析 | 第47-51页 |
·铝合金等强梁的实验标定与特性 | 第51-53页 |
·实验材料与预处理 | 第51页 |
·铝合金等强梁的组织状态 | 第51页 |
·铝合金等强梁标定过程及结果 | 第51-53页 |
·钛合金等强梁标定及衍射特性 | 第53-57页 |
·实验材料与钛合金等强梁的预处理 | 第53-54页 |
·X 射线应力测试的标定实验 | 第54-56页 |
·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不同材料衍射特性的综合分析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工程应用 | 第60-76页 |
·钛合金摩擦焊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 | 第60-69页 |
·检测方案 | 第60页 |
·X 射线检测方法 | 第60-61页 |
·检测结果 | 第61-63页 |
·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 第63-69页 |
·钛合金激光焊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实验研究 | 第69-75页 |
·应力测试方案 | 第69页 |
·实验测试结果 | 第69-73页 |
·综合分析讨论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