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县级政府执行力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新时期发展的要求 | 第8-9页 |
·县级政府执行力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7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政府执行力概述 | 第19-36页 |
·政府执行力的涵义 | 第19-21页 |
·执行力 | 第19-20页 |
·政府执行力 | 第20-21页 |
·政府执行力的构成 | 第21-25页 |
·政府执行主体 | 第22-23页 |
·政府执行客体 | 第23页 |
·政府执行资源 | 第23-24页 |
·政府执行制度 | 第24页 |
·政府执行环境 | 第24-25页 |
·政府执行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5-36页 |
·集体行动理论与政府执行力研究 | 第25-27页 |
·系统理论与政府执行力研究 | 第27-30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与政府执行力研究 | 第30-33页 |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执行力研究 | 第33-34页 |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政府执行力研究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县级政府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 第36-42页 |
·行政执行中的随意性 | 第36-38页 |
·选择性执行 | 第37页 |
·替换性执行 | 第37-38页 |
·象征性执行 | 第38页 |
·附加性执行 | 第38页 |
·执行效率与行政成本 | 第38-40页 |
·执行程序复杂,行政效率低下 | 第38-39页 |
·行政成本趋高 | 第39-40页 |
·执行手段单一与执行人员不作为 | 第40-42页 |
·执行手段单一 | 第40页 |
·执行人员不作为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县级政府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51页 |
·权利责任关系对政府执行力的影响 | 第42-43页 |
·县级政府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利责任关系 | 第42-43页 |
·政府与公众、企业之间的关系 | 第43页 |
·政府的人事制度与组织结构对政府执行力的影响 | 第43-46页 |
·人事制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执行者素质的影响 | 第44-45页 |
·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45-46页 |
·地方保护主义与监督机制的影响 | 第46-48页 |
·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 | 第46-47页 |
·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47-48页 |
·公共政策的影响 | 第48-49页 |
·政策的连续性 | 第48页 |
·政策的可行性 | 第48-49页 |
·政策的可操作性 | 第49页 |
·行政文化对政府执行力的影响 | 第49-51页 |
·价值取向 | 第49-50页 |
·权力本位观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提升县级政府执行力的对策思考 | 第51-65页 |
·转变政府职能 | 第51-52页 |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 第52-56页 |
·改革政府组织架构 | 第53-55页 |
·完善政府运行机制 | 第55-56页 |
·建立健全利益均衡机制 | 第56-58页 |
·建立健全利益引导机制 | 第56页 |
·建立健全利益共享机制 | 第56-57页 |
·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 | 第57-58页 |
·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 | 第58页 |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行政监控机制 | 第58-60页 |
·建立健全相对独立权威的执行监控体系 | 第58-59页 |
·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 第59-60页 |
·加强行政人力资源建设 | 第60-61页 |
·完善公务员招录制度 | 第60页 |
·完善公务员培训教育体系 | 第60-61页 |
·创新激励机制 | 第61页 |
·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 第61-63页 |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 第61-62页 |
·健全决策评估制度 | 第62-63页 |
·建设政府执行力文化 | 第63-65页 |
·强化执行意识 | 第63-64页 |
·继承和发扬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精华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