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Summary | 第8-13页 |
缩写词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1. 国内外细毛羊育种进展概况 | 第15-17页 |
·国外细毛羊育种进展 | 第15-16页 |
·国内细毛羊育种进展 | 第16-17页 |
2. 甘肃高山细毛羊育种概况 | 第17-18页 |
·甘肃高山细毛羊简介 | 第17页 |
·甘肃高山细毛羊育种进展 | 第17-18页 |
3. 微卫星标记技术及其在绵羊育种中的应用 | 第18-25页 |
·微卫星标记 | 第18-19页 |
·微卫星产生的机制 | 第19页 |
·微卫星标记的优点 | 第19-20页 |
·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 第20页 |
·微卫星标记在绵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20-24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0-21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21-22页 |
·遗传图谱的建立 | 第22-23页 |
·功能基因和QTL 定位 | 第23页 |
·杂种优势选择 | 第23-24页 |
·微卫星标记与绵羊生产性状相关性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6-56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样品 | 第26页 |
·实验使用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使用主要化学药品及耗材 | 第27页 |
·实验使用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8-29页 |
·基因组DNA 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第29-30页 |
·琼脂糖电泳法检测DNA 的浓度和纯度 | 第29页 |
·DNA 浓度和纯度的判定 | 第29-30页 |
·分子标记检测 | 第30-31页 |
·微卫星引物 | 第30-31页 |
·引物的稀释及保存 | 第31页 |
·PCR 反应体系及程序 | 第31页 |
·琼脂糖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1-32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1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1-32页 |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染色 | 第32页 |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6页 |
·基因组DNA 的检测 | 第32-33页 |
·甘肃高山细毛羊肉毛兼用品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3-38页 |
·微卫星标记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 | 第33-34页 |
·微卫星标记的等位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型频率 | 第34-37页 |
·微卫星标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群体杂合度及多态信息含量 | 第37-38页 |
·Handy-Weiberg 平衡的χ2 适合性检验 | 第38页 |
·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状表型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8-46页 |
·利用一维方差分析方法对15 个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状进行方差分析 | 第38-39页 |
·呈显著相关的微卫星位点不同基因型间的多重比较 | 第39-46页 |
3. 讨论 | 第46-54页 |
·样本含量 | 第46页 |
·微卫星位点的选择 | 第46-47页 |
·PCR 扩增条件的优化 | 第47页 |
·PCR 产物检测条件优化 | 第47-49页 |
·PCR 产物检测方法 | 第47-48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条件优化 | 第48-49页 |
·电泳条件 | 第48页 |
·显色和染色 | 第48页 |
·“影子带”和带型判读 | 第48-49页 |
·关于群体内的遗传变异问题 | 第49-50页 |
·微卫星标记与生产性状表型值相关性分析 | 第50-54页 |
4.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图表清单 | 第62-64页 |
个人简介 | 第64-65页 |
导师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