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表针冲压成型机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数控机床的产生 | 第12页 |
·计算机数控的发展 | 第12-13页 |
·数控机床和自动送料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小结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原理 | 第17-31页 |
·改造前系统的生产过程及其不足 | 第17页 |
·改造后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 第17-18页 |
·控制方案的论证及选择 | 第18-21页 |
·专用数控系统 | 第19页 |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 第19页 |
·单片机控制 | 第19-20页 |
·PLC—人机界面控制 | 第20-21页 |
·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第21-30页 |
·位姿变换矩阵方程 | 第21-22页 |
·真空吸盘位置和姿态的描述 | 第22-25页 |
·冲压剪切力计算 | 第25-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自动送料气动系统设计 | 第31-49页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31页 |
·气动传动技术概述 | 第31-35页 |
·气动技术的特点 | 第31-32页 |
·采用气动自动化的经济效果 | 第32-33页 |
·气动的持续发展必须体现的特点 | 第33-34页 |
·气动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 第34-35页 |
·气动送料系统 | 第35-42页 |
·气动送料系统的一般构成 | 第35-36页 |
·气动送料系统的系统结构 | 第36-38页 |
·气动回路设计 | 第38-42页 |
·执行气缸的选择 | 第42-48页 |
·气缸选择的理论 | 第43-45页 |
·气缸的选用 | 第45-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电气控制电路设计 | 第49-61页 |
·设计要求及任务 | 第49-51页 |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 | 第51-60页 |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51页 |
·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 | 第51-56页 |
·步进电机及细分驱动器的选型 | 第56-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61-79页 |
·可编程编程器的简介 | 第61-63页 |
·可编程控制器的起源 | 第61-62页 |
·PLC的优缺点 | 第62-63页 |
·PLC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63-66页 |
·PLC的基本结构 | 第63-65页 |
·PLC的工作原理 | 第65-66页 |
·PLC的选型 | 第66-68页 |
·PLC的资源分配和硬件连接 | 第68-69页 |
·PLC软件设计 | 第69-78页 |
·软件设计任务和流程图 | 第69-72页 |
·源程序 | 第72-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人机界面设计 | 第79-89页 |
·人机界面简介 | 第79-80页 |
·人机界面的定义 | 第79页 |
·人机界面产品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79-80页 |
·人机界面的通讯接口 | 第80页 |
·人机界面的选型 | 第80-81页 |
·人机界面与PLC的通信 | 第81-82页 |
·人机界面的软件编写 | 第82-87页 |
·软件编写 | 第82-83页 |
·界面编写 | 第83-87页 |
·小结 | 第87-8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9-91页 |
附录 | 第9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