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7页 |
1 绪论 | 第17-27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中国证券市场现状 | 第17页 |
·经典金融理论面临挑战,股票异象研究的兴起 | 第17-19页 |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 第19-21页 |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本文可能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5-27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7-37页 |
·有效市场理论 | 第27-29页 |
·有效市场理论成立的假设前提 | 第27页 |
·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基础 | 第27-28页 |
·有效市场的分类 | 第28页 |
·国内外对有效市场假说的实证检验 | 第28-29页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第29-32页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前提 | 第29-30页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介 | 第30页 |
·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线 | 第30-32页 |
·行为金融理论 | 第32-33页 |
·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 | 第32页 |
·行为金融常用的分析模型 | 第32-33页 |
·异质预期理论 | 第33-34页 |
·股权分置与股权分置改革相关问题 | 第34-37页 |
·股权分置定义 | 第34-35页 |
·股权分置改革进程相关文件 | 第35页 |
·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第35-37页 |
3 股票异象研究综述—以规模效应与账面市值比效应为例 | 第37-49页 |
·股票异象的存在性研究 | 第37-39页 |
·规模效应的存在性研究 | 第37-38页 |
·账面市值比效应的存在性研究 | 第38-39页 |
·三因子模型及其拓展对股票异象存在性的研究 | 第39页 |
·股票异象之间相互关系研究 | 第39-40页 |
·规模效应具有季节性:小公司1 月效应 | 第39-40页 |
·应计异象与规模效应 | 第40页 |
·盈余价格比效应与规模效应 | 第40页 |
·规模效应与账面市值比效应 | 第40页 |
·股票异象的形成原因研究 | 第40-43页 |
·风险观和CAPM 错误设定 | 第40-41页 |
·数据挖掘与样本选择偏差 | 第41页 |
·行为金融理论和投资者情绪理论 | 第41-42页 |
·流动性效应 | 第42页 |
·投资者主观偏好 | 第42-43页 |
·异象产生原因的其他解释 | 第43页 |
·股票异象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43-45页 |
·投资组合分组方法 | 第43-44页 |
·横截面回归方法 | 第44页 |
·CAPM 模型法 | 第44页 |
·Fama&French 三因子模型及其拓展 | 第44页 |
·DT 特征定价模型 | 第44页 |
·非线性计量方法 | 第44-45页 |
·国内资本市场股票异象的研究 | 第45-46页 |
·国内关于规模效应的研究 | 第45页 |
·国内有关账面市值比效应的研究 | 第45-46页 |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4 研究方法与样本数据 | 第49-65页 |
·面板数据模型 | 第49-52页 |
·面板数据定义 | 第49页 |
·面板数据模型的分类 | 第49-50页 |
·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与估计方法 | 第50-52页 |
·面板门限模型 | 第52-58页 |
·门限自回归模型简介 | 第52-53页 |
·单一面板门限模型 | 第53-56页 |
·多重面板门限模型 | 第56-58页 |
·研究样本与变量定义 | 第58-61页 |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第58-59页 |
·变量定义 | 第59-61页 |
·本文研究模型的构建 | 第61-65页 |
5 股权分置改革前沪深 A 股异象实证检验 | 第65-79页 |
·股改前沪市股票异象实证检验 | 第65-71页 |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65-66页 |
·规模效应实证检验 | 第66-69页 |
·账面市值比效应实证检验 | 第69-71页 |
·股改前深市股票异象实证检验 | 第71-75页 |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71-72页 |
·规模效应检验 | 第72-73页 |
·账面市值比效应检验 | 第73-75页 |
·股改前沪深股市实证结果比较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6 股权分置改革后沪深 A 股异象实证检验 | 第79-89页 |
·股改后沪市股票异象实证检验 | 第79-83页 |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79-80页 |
·规模效应实证检验 | 第80-81页 |
·账面市值比效应实证检验 | 第81-83页 |
·股改后深市股票异象实证检验 | 第83-86页 |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83页 |
·规模效应检验 | 第83-85页 |
·账面市值比效应检验 | 第85-86页 |
·股改后沪深股市实证结果比较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7 股改前后异象检验结果纵向比较与分析 | 第89-97页 |
·股改前后沪深股市实证结果纵向比较 | 第89-91页 |
·股改前后沪市A 股异象检验结果比较 | 第89-90页 |
·股改前后深市A 股异象检验结果比较 | 第90-91页 |
·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 | 第91-92页 |
·规模效应和账面市值比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7页 |
8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97-10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97-99页 |
·政策建议 | 第99-102页 |
·关于证券市场完善方面 | 第99-100页 |
·关于加强政府监管方面 | 第100页 |
·关于信息披露方面 | 第100-101页 |
·关于上市公司质量提高方面 | 第101-102页 |
·关于股票投资策略方面 | 第102页 |
·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第102-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23页 |
附录 | 第123-130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3页 |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3页 |
C. 附表 | 第123-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