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7-10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第2章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 | 第10-14页 |
|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 ·明治维新时期的道德教育改革 | 第10页 |
| ·二战后日本的道德教育改革 | 第10-11页 |
| ·面向21世纪的道德教育改革 | 第11页 |
|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第11-14页 |
| ·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第12页 |
| ·初中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第12页 |
| ·高中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第12-13页 |
| ·大学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 第13-14页 |
| 第3章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模式 | 第14-21页 |
|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组织运行 | 第14-15页 |
|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 第14页 |
| ·学校负责组织实施 | 第14-15页 |
| ·社会给予全面配合 | 第15页 |
|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选择 | 第15-18页 |
| ·道德教育课程 | 第15-16页 |
| ·各学科渗透道德教育 | 第16页 |
| ·特别活动 | 第16-17页 |
| ·"体验学习"活动 | 第17-18页 |
|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法 | 第18-21页 |
|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 | 第18页 |
| ·"心的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 第18-19页 |
| ·"体验教育"增强教育实效 | 第19页 |
| ·"媒介环境"进行渗透教育 | 第19-21页 |
| 第4章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评价分析 | 第21-27页 |
|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特色 | 第21-23页 |
| ·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借鉴西方文明,广纳东西文化的精华 | 第21-22页 |
|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依靠社会力量,构筑三位一体的网络 | 第22页 |
| ·以实践活动为保障,注重道德实践,彰显知行统一的特色 | 第22-23页 |
|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作用 | 第23-25页 |
| ·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 第23-24页 |
| ·为日本政治稳定奠定思想基础 | 第24页 |
| ·促进日本青少年全面发展 | 第24-25页 |
|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5-27页 |
| ·政治化倾向日益明显 | 第25页 |
| ·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严重 | 第25页 |
| ·竞争压力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健康发展 | 第25-27页 |
| 第5章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的借鉴意义 | 第27-44页 |
| ·我国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27-30页 |
| ·教育载体多样化的挑战 | 第27-28页 |
| ·教育内容抽象化的挑战 | 第28-29页 |
| ·教育方式简单化的挑战 | 第29-30页 |
|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44页 |
| ·学习他国先进经验,建立完善综合的道德教育体系 | 第30-34页 |
| ·充实道德教育的内容,提高感召力 | 第34-38页 |
| ·拓宽道德教育的渠道,增强实效性 | 第38-44页 |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