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前言 | 第9页 |
·辽宁高产系绒山羊 | 第9-10页 |
·遗传标记 | 第10-17页 |
·形态学标记 | 第10页 |
·生化标记 | 第10页 |
·分子标记 | 第10-12页 |
·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 | 第11页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 第11页 |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 第11-12页 |
·单链构象多态(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 | 第12页 |
·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 第12页 |
·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 DNA) | 第12-15页 |
·微卫星的发现 | 第12-13页 |
·微卫星的结构 | 第13页 |
·微卫星DNA 的分布 | 第13-14页 |
·微卫星的特点 | 第14页 |
·微卫星DNA 的功能 | 第14页 |
·微卫星位点的获得 | 第14-15页 |
·微卫星DNA 的应用 | 第15-17页 |
·构建遗传图谱 | 第15页 |
·定位QTL | 第15-16页 |
·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分析 | 第16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辽宁高产系绒山羊24 个微卫星位点分析 | 第18-43页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样本的采集 | 第18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8-19页 |
·实验仪器 | 第18页 |
·试验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2页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19页 |
·DNA 检测 | 第19页 |
·微卫星引物 | 第19-21页 |
·PCR 扩增 | 第21页 |
·微卫星DNA 的长度多态性检测 | 第21-22页 |
·PCR 扩增产物检测 | 第21-22页 |
·多态性检测 | 第22页 |
·微卫星基因型的判定 | 第22页 |
·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群体杂合度(Heterozygosity,H) | 第22页 |
·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 | 第22-23页 |
·结合经济性状进行统计分析 | 第23页 |
·结果 | 第23-43页 |
·基因组DNA 的检测 | 第23页 |
·微卫星PCR 产物的琼脂糖检测 | 第23-24页 |
·微卫星位点的电泳结果 | 第24-43页 |
·微卫星位点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 第27-34页 |
·微卫星基因座群体遗传特性分析 | 第34-35页 |
·微卫星位点不同基因型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43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43-45页 |
·基因型判别的准确性 | 第43页 |
·微卫星位点的统计学分析 | 第43-44页 |
·微卫星标记与辽宁高产系绒山羊经济性状的关系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