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18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状况考察 | 第12-15页 |
·关于谣言影响机制的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谣言控制方面的研究 | 第13-14页 |
·对于网络谣言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对于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谣言研究 | 第15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性 | 第15-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性 | 第16-18页 |
2. 公共突发事件及网络谣言的传播概述 | 第18-29页 |
·网络环境、公共突发事件及网络谣言的定义界定 | 第18-20页 |
·什么是网络环境 | 第18页 |
·什么是公共突发事件 | 第18页 |
·谣言及网络谣言的概念 | 第18-20页 |
·网络环境下谣言的传播机制分析 | 第20-24页 |
·网络谣言传播的心理机制 | 第20-22页 |
·网络谣言传播的社会机制 | 第22-24页 |
·网络环境下公共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传播特点 | 第24-29页 |
·谣言信息的快速增长 | 第24-25页 |
·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反复确认导致集合行为 | 第25-26页 |
·集体记忆被唤醒 | 第26-27页 |
·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谣言具有正负两种功能 | 第27-29页 |
3. 网络环境下公共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的过程分析 | 第29-32页 |
·潜伏期——传播范围小、影响较弱 | 第29页 |
·爆发期——信息快速增长、传播规模扩大 | 第29-30页 |
·变种期——内容变化、版本多样、链条加长 | 第30页 |
·消亡期——谨防网络谣言死灰复燃 | 第30-32页 |
4. 案例分析 | 第32-37页 |
·从谣言的嵌入机制看日本3·11震后“谣盐”的传播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7页 |
·突发事件与网络谣言的关系 | 第33页 |
·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引导与控制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 第33-37页 |
5. 公共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引导与控制策略 | 第37-49页 |
·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中具体措施 | 第37-42页 |
·从自身角色定位上,政府应成为信息的提供者 | 第38-39页 |
·从介入时机上,应把握第一时间原则 | 第39-40页 |
·从信息发布渠道上,官方传播渠道需得到拓展和加强 | 第40页 |
·从应对机制上,必须把握灵活、长效的原则 | 第40-41页 |
·从立法工作上,要能够做到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 第41-42页 |
·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引导和控制中的具体措施 | 第42-47页 |
·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引导和控制责任不同 | 第42-44页 |
·官方网站与非官方网站的引导和控制责任不同 | 第44-45页 |
·互联网舆情监控管理系统的建立 | 第45-47页 |
·网民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中的具体措施 | 第47-49页 |
·网络实名制的引入 | 第48页 |
·网民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