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促进植物乳杆菌ST-Ⅲ在脱脂乳中生长营养因子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益生菌与机体健康第9页
     ·益生菌的定义第9页
     ·益生菌的生理活性第9页
   ·乳酸菌与营养因子第9-11页
     ·游离氨基酸第9-10页
     ·肽类物质第10页
     ·维生素第10-11页
   ·乳酸菌蛋白水解系统第11-13页
     ·乳酸菌的蛋白酶第11页
     ·乳酸菌的肽酶第11-13页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13-14页
     ·立题依据和意义第1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外源添加物对促进植物乳杆菌ST-Ⅲ在脱脂乳中生长情况的考察第14-21页
   ·前言第14页
   ·材料与方法第14-15页
     ·菌种第14页
     ·培养基第14页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14-15页
   ·实验方法第15页
     ·植物乳杆菌ST-Ⅲ菌种保存及活化第15页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15页
     ·碳源对植物乳杆菌ST-Ⅲ生长的影响第15页
     ·氮源对植物乳杆菌ST-Ⅲ生长的影响第15页
     ·维生素对植物乳杆菌ST-Ⅲ生长的影响第15页
   ·结果与讨论第15-20页
     ·碳源对植物乳杆菌ST-Ⅲ生长的影响第16-17页
     ·氮源对植物乳杆菌ST-Ⅲ生长的影响第17-19页
     ·维生素对植物乳杆菌ST-Ⅲ生长的影响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鱼蛋白胨分级组分对促进植物乳杆菌ST-Ⅲ生长的影响第21-31页
   ·前言第21页
   ·材料与设备第21-22页
     ·培养基第21页
     ·试剂第21页
     ·主要仪器第21-22页
   ·实验方法第22页
     ·鱼蛋白胨组分的分离第22页
     ·红外光谱分析法研究植物乳杆菌ST-Ⅲ生长限制因子的化学结构第22页
     ·LC-ESI-MS/MS 对植物乳杆菌ST-Ⅲ生长限制因子的分析第22页
   ·结果与讨论第22-30页
     ·鱼蛋白胨组分的分级分离第22-27页
     ·组分 B33 的红外光谱分析第27-28页
     ·组分 B33 的 LC-ESI-MS/MS 分析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ST-Ⅲ蛋白酶活性的分析比较第31-41页
   ·前言第31-32页
   ·材料第32-33页
     ·菌种第32页
     ·主要试剂第32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2-33页
     ·培养基第33页
   ·实验方法第33-37页
     ·菌株的活化第33页
     ·邻苯二甲醛(OPA)的配制第33页
     ·乳酸菌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第33-34页
     ·氨肽酶活力的测定第34-35页
     ·羧肽酶活力的测定第35-36页
     ·乳酸菌乳蛋白水解活性的测定第36-37页
   ·结果与讨论第37-40页
     ·植物乳杆菌ST-Ⅲ与CZ 2112 蛋白酶活性比较第37-38页
     ·植物乳杆菌ST-Ⅲ与CZ 2112 氨肽酶活力的比较第38页
     ·植物乳杆菌ST-Ⅲ与CZ 2112 羧肽酶活力的比较第38-39页
     ·植物乳杆菌CZ 2112 在脱脂乳中蛋白水解能力的验证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主要结论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蛋白、多糖复合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抗黄曲霉毒素B1单链抗体的筛选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