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物化学论文

蛋白、多糖复合体系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前言第8页
   ·大豆蛋白的组成和结构第8-10页
     ·大豆蛋白的组成第8-9页
     ·大豆蛋白的结构第9-10页
   ·明胶的结构及性能第10-11页
     ·明胶的结构及分类第10页
     ·明胶的性能第10-11页
   ·透明质酸的结构及性质第11-15页
     ·透明质酸的结构第11-13页
     ·透明质酸的性质第13-15页
   ·蛋白膜的特性及研究进展第15-18页
     ·蛋白膜的性质第15页
     ·蛋白质膜的特点第15页
     ·蛋白膜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大分子-银纳米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8页
   ·本论文研究工作设计第18-20页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8-19页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溶液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明胶蛋白复合膜及其性能研究第20-32页
   ·前言第20页
   ·实验部分第20-23页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0页
     ·实验试剂第20-21页
     ·实验内容第21-23页
   ·结果与讨论第23-31页
     ·成膜液的溶液性能第23-25页
     ·膜的红外表征结果第25-26页
     ·膜的扫描电镜图第26页
     ·膜表面亲疏水性能第26-27页
     ·膜的表观性能第27-28页
     ·膜的力学性能第28-30页
     ·膜的阻隔性能第30-31页
   ·本章结论第31-32页
第三章 熔融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明胶蛋白复合膜及其性能研究第32-39页
   ·前言第32页
   ·实验部分第32-34页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32页
     ·实验试剂第32页
     ·实验内容第32-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38页
     ·膜的扫描电镜图第34-35页
     ·膜的表面亲疏水性第35页
     ·膜的表观性能第35-36页
     ·膜的力学性能第36-37页
     ·膜的阻隔性能第37-38页
   ·本章结论第38-39页
第四章 紫外光辐射法制备透明质酸-银复合纳米颗粒及其抑菌性研究第39-52页
   ·引言第39-40页
   ·实验部分第40-42页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40页
     ·实验试剂第40页
     ·实验内容第40-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51页
     ·复合纳米颗粒水溶液的紫外吸收谱图第42-45页
     ·透明质酸-银复合纳米颗粒红外结构第45-46页
     ·复合纳米颗粒水溶液的Zeta 电位第46-48页
     ·光照时间对透明质酸和复合物水溶液粘度的影响第48-49页
     ·光照时间对复合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第49页
     ·透明质酸和透明质酸-银复合纳米颗粒TEM 表征结果第49-51页
     ·透明质酸-银复合纳米颗粒的抑菌性第51页
   ·结论第51-52页
第五章 结论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β-葡萄糖苷酶转化葡萄糖制备低聚龙胆糖的研究
下一篇:促进植物乳杆菌ST-Ⅲ在脱脂乳中生长营养因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