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的角度 | 第9-11页 |
第一章 沃尔夫冈.里姆生平及创作特征 | 第11-19页 |
第一节 生平介绍 | 第11-13页 |
一、出生、学习与工作 | 第11页 |
二、获奖情况 | 第11-13页 |
三、社会活动与职务 | 第13页 |
第二节 创作时期及风格特征 | 第13-19页 |
一、二战后德国艺术创作的时代背景 | 第13-14页 |
二、创作时期与风格特征 | 第14-19页 |
第二章 结构分析 | 第19-42页 |
第一节 整体结构分析 | 第19-34页 |
一、钢琴曲NO.1~7 简介 | 第19-20页 |
二、整体分析 | 第20-34页 |
第二节 音乐要素对结构的影响 | 第34-42页 |
一、20 世纪音乐结构的新特征 | 第34页 |
二、力度的结构意义 | 第34-42页 |
第三章 音高材料组织关系 | 第42-101页 |
第一节 里姆对于“自由”的诠释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十二音的自由运用 | 第43-55页 |
一、十二音自由运用与自由十二音之解析 | 第43-45页 |
二、里姆“自由”十二音创作理念的体现 | 第45-55页 |
第三节 中心音组的主导作用 | 第55-79页 |
一、半音化音级集合的核心意义 | 第55-62页 |
二、固定集合基础上的衍展与组合 | 第62-79页 |
第四节 四五度叠置及复合和弦 | 第79-87页 |
一、四五度和弦的基本特征及运用 | 第80-84页 |
二、复合和弦的纵合化发展 | 第84-87页 |
第五节 “传统”与“现代”的感性结合 | 第87-97页 |
一、三度叠置和弦的色彩意义 | 第87-92页 |
二、调性因素的体现 | 第92-97页 |
第六节 20 世纪和声的共性特征与里姆早期创作的个性体现 | 第97-101页 |
结语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附录一 沃尔夫冈.里姆年表 | 第108-110页 |
附录二 作品目录 | 第110-126页 |
附录三 谱例 | 第126-144页 |
个人简历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