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史、银行史论文

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7页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第10-14页
  (一) 对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的研究第10-12页
  (二) 对民国时期农村金融的研究第12-14页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和不足第14-17页
第一章 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的背景分析第17-36页
 一、农村经济的破产第17-19页
 二、农村金融的枯竭第19-26页
  (一) 农村资金都市化第19-20页
  (二) 农村负债严重第20-22页
  (三) 农村高利贷盛行第22-26页
 三、农村金融组织的新旧交替第26-34页
  (一) 传统农村金融组织的衰落——以典当、合会为例第26-29页
  (二) 新式农村金融组织的初步发展——以合作社、农民借贷所为例第29-34页
 四、复兴农村经济,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民心第34-36页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网络体系的构建第36-55页
 一、农贷网络体系纵向构建第36-49页
  (一) 分行、支行、办事处及分理处第36-38页
  (二) 基层农贷机构第38-49页
 二、农贷网络体系横向构建第49-55页
  (一) 接办农本局的农贷业务第49-50页
  (二) 接办安徽省建设厅的农贷业务第50-53页
  (三) 接办其他行、局的农贷业务第53-55页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的运行机制第55-68页
 一、农贷的对象第55-56页
 二、农贷的种类第56-63页
  (一) 救济贷款第56-58页
  (二) 合作贷款第58页
  (三) 农仓储押贷款第58-59页
  (四) 小型水利贷款第59-61页
  (五) 生产贷款第61-63页
  (六) 特种贷款第63页
 三、农贷的用途第63-65页
 四、农贷的标准第65-67页
  (一) 农贷的利率第65页
  (二) 农贷的额度第65-66页
  (三) 农贷的期限第66-67页
 五、农贷的信用方式第67-68页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农贷的绩效与不足第68-77页
 一、农贷的绩效第68-72页
  (一) 冲击了传统的农村借贷方式第68-69页
  (二) 救济了农民的生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第69-70页
  (三) 推动了农业改良和农村副业的发展第70-71页
  (四) 推动了农村合作事业的发展第71-72页
 二、农贷的不足第72-77页
  (一) 农贷数量与农民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第72-73页
  (二) 强势阶层把持农贷,农民获利有限第73-75页
  (三) 农贷手续繁琐,延误时效第75页
  (四) 条件严苛,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第75-77页
结语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研究
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区位选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