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文献回顾 | 第9-14页 |
·基于“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一般物价的影响效应”的文献 | 第9-11页 |
·基于“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或挑战”的研究 | 第11-13页 |
·基于“货币政策操作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的研究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效用的理论分析 | 第16-25页 |
·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的演变 | 第16-20页 |
·货币政策体系 | 第16页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的演变 | 第16-17页 |
·当前我国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 第17-20页 |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和一般物价的效用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和一般物价的传导机制 | 第20页 |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和一般物价的主要传导机制 | 第20-22页 |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的效用理论分析 | 第22-25页 |
·利率变动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第22-24页 |
·银行信贷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第24页 |
·汇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货币政策工具对产出、一般物价的效用实证分析 | 第25-33页 |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产出GDP 变量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的指标选取和处理 | 第25页 |
·货币供给量M2 的选取和处理 | 第25页 |
·政策工具指标的选取和处理 | 第25-26页 |
·模型建立 | 第26-31页 |
·数据平稳性检验-ADF 检验 | 第26-27页 |
·协整检验-Johansen 检验 | 第27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27-28页 |
·IRF 冲击响应分析 | 第28-30页 |
·方差分解 | 第30-31页 |
·实证结论 | 第31-33页 |
第四章 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的效用实证分析 | 第33-37页 |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33页 |
·模型建立 | 第33-36页 |
·数据平稳性检验-ADF 检验 | 第33页 |
·协整检验-Johansen 检验 | 第33-34页 |
·Granger 因果检验 | 第34页 |
·IRF 冲击响应分析 | 第34-35页 |
·方差分解 | 第35-36页 |
·实证分析结论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37-42页 |
·研究结论 | 第37-38页 |
·准备金政策乘数效应不足,立竿见影效果弱化 | 第37页 |
·基准利率直接管制效应明显,但传导市场缺乏统一 | 第37页 |
·公开市场操作的效应较大,但调控空间受阻 | 第37-38页 |
·人民币汇率居高不下,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 | 第38页 |
·货币政策建议 | 第38-41页 |
·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和搭配 | 第38-40页 |
·外部环境的改善 | 第40-41页 |
·后续研究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