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境界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论 | 第10-24页 |
(一) 现代企业境界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二) 国内外企业文化境界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三) 企业文化境界的研究视角与方法 | 第18-24页 |
一、境界与企业境界的理性分析 | 第24-40页 |
(一) 境界与企业境界的内涵 | 第24-29页 |
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境界范畴的阐释 | 第24-26页 |
2. 生活方式理论对境界范畴的解读 | 第26-27页 |
3. 文化哲学对境界范畴的分析 | 第27-29页 |
(二) 物化资本的文化超越 | 第29-34页 |
1. 物化资本的精神奴化 | 第30-31页 |
2. 物化资本的文化消解 | 第31-33页 |
3. 文化资本化的企业追求 | 第33-34页 |
(三) 企业境界的文化再造 | 第34-40页 |
1. 企业文化传统的扬弃 | 第35-36页 |
2. 企业生活方式的变革 | 第36-38页 |
3. 企业新文化观的生成 | 第38-40页 |
二、企业境界的历史演进 | 第40-54页 |
(一) 企业境界的自在生成 | 第40-44页 |
1. 企业发展目标的市场生成 | 第40-41页 |
2. 企业管理理念的自然形成 | 第41-43页 |
3. 企业经营理念的传统延伸 | 第43-44页 |
(二) 企业境界的自为建构 | 第44-49页 |
1. 关于企业管理人性前提的反思 | 第44-46页 |
2. 关于企业经营思想的反省 | 第46-47页 |
3.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的形成 | 第47-49页 |
(三) 自在自为的文化自觉 | 第49-54页 |
1. 企业文化的自我选择意识 | 第49-51页 |
2. 企业文化的自觉建设意识 | 第51-52页 |
3. 企业文化的自由理想意识 | 第52-54页 |
三、企业境界的文化构成 | 第54-68页 |
(一) 企业境界的人格要素 | 第54-58页 |
1. 企业的价值观 | 第54-55页 |
2. 企业的理想信仰 | 第55-56页 |
3. 企业的道德观念 | 第56-57页 |
4. 企业的情感意识 | 第57-58页 |
5. 企业的意志力 | 第58页 |
(二) 企业境界的人格化 | 第58-63页 |
1. 企业的心理人格 | 第59-60页 |
2. 企业的道德人格 | 第60-62页 |
3. 企业的法律人格 | 第62-63页 |
(三) 文化人格的企业化 | 第63-68页 |
1. 企业人的文化心理认同 | 第63-65页 |
2. 企业人的道德规范认同 | 第65-66页 |
3. 企业人的权利与义务认同 | 第66-68页 |
四、企业境界的内在原则 | 第68-84页 |
(一)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经营原则 | 第68-72页 |
1. 经济效益的基础性 | 第68-69页 |
2. 社会效益的指向性 | 第69-71页 |
3. 双重效益的统一性 | 第71-72页 |
(二) 刚性制度与人文关怀相统一的管理原则 | 第72-78页 |
1. 制度管理的规范性 | 第73-74页 |
2. 人文管理的情感性 | 第74-77页 |
3. 刚柔相济管理的有效性 | 第77-78页 |
(三) 企业进步与个人成长相统一的发展原则 | 第78-84页 |
1. 个人价值的尊重 | 第79-81页 |
2. 群体价值的维护 | 第81-82页 |
3. 企业与个人的全面发展 | 第82-84页 |
五、企业的四重境界 | 第84-102页 |
(一) 企业境界 | 第84-86页 |
1. 境界的属人性本质 | 第84页 |
2. 企业境界的人格化特质 | 第84-85页 |
3. 企业境界的层次性构成 | 第85-86页 |
(二) 顺应需求的自然境界 | 第86-89页 |
1. 自在成长的心理观念 | 第86-87页 |
2. 安于现状的经营理念 | 第87-88页 |
3. 墨守传统的管理意识 | 第88-89页 |
(三) 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境界 | 第89-93页 |
1. 利润至上的功利观念 | 第91-92页 |
2. 唯利润化的经营理念 | 第92-93页 |
3. 非人性化的管理意识 | 第93页 |
(四) 追寻社会公正的道德境界 | 第93-98页 |
1. 诚信的企业理念 | 第96-97页 |
2. 公平的竞争意识 | 第97页 |
3. 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发展理念 | 第97-98页 |
(五) 个人、企业、社会兼顾的天地境界 | 第98-102页 |
1. 企业道德境界的历史局限 | 第98-99页 |
2. 企业道德境界的自觉超越 | 第99-100页 |
3. 企业天地境界的价值理念 | 第100-102页 |
六、中国企业境界的反思与提升 | 第102-116页 |
(一) 中国企业境界的自我反思 | 第102-106页 |
1. 企业境界的总体分析 | 第102-104页 |
2. 企业境界的主体文化困境 | 第104-105页 |
3. 企业境界的社会环境制约 | 第105-106页 |
(二) 中国企业境界的文化自觉 | 第106-110页 |
1. 企业境界提升的现实基础 | 第107-108页 |
2. 企业境界的观念矫正 | 第108-109页 |
3. 企业境界的文化选择 | 第109-110页 |
(三) 中国企业境界提升的实践路径 | 第110-116页 |
1. 企业人的文化养成 | 第110-112页 |
2. 企业文化场的再造 | 第112-113页 |
3. 现代企业文化的整体建构 | 第113-116页 |
结语 | 第116-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4页 |
后记 | 第124-125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