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国内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国内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煤矿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煤矿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煤矿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2 基于组合赋权和变权的安全评价理论框架研究 | 第19-37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 第19-23页 |
·指标及指标体系的含义 | 第19-21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1-22页 |
·指标筛选的方法 | 第22-23页 |
·数据的标准化研究 | 第23-27页 |
·常用的指标标准化方法 | 第23-26页 |
·改进的列和等于1 的归一化法 | 第26-27页 |
·组合赋权方法研究 | 第27-32页 |
·组合赋权方法的类别及其组合原理简介 | 第27-29页 |
·基于最小二乘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 | 第29-32页 |
·局部变权方法研究 | 第32-36页 |
·局部变权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局部变权的基本原理 | 第33-35页 |
·均衡函数的构造与局部变权的基本模式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数据标准化 | 第37-47页 |
·煤矿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及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7-40页 |
·待评价煤矿简介 | 第40-42页 |
·待评价煤矿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42-45页 |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组合赋权确定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常权向量 | 第47-59页 |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向量 | 第47-53页 |
·应用熵值法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向量 | 第53-54页 |
·应用基于最小二乘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的常权向量 | 第54-55页 |
·组合权重与主观权重及客观权重的比较与分析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5 局部变权及评价结果分析 | 第59-75页 |
·局部状态变权向量的确定 | 第59-62页 |
·局部状态变权向量的的确定原则 | 第59-60页 |
·局部状态变权向量值的计算 | 第60-62页 |
·局部变权的计算 | 第62-65页 |
·局部变权前后指标权重分配向量的比较与分析 | 第65-71页 |
·变权综合评价值与常权综合评价值的比较与分析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主要结论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作者简历 | 第84-8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