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驾驶室及车身论文--车身论文

客车车身侧翻安全性研究与结构优化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车身结构承载形式第9-10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0-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0页
        1.3.2 技术路线第10-12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5 国内外汽车碰撞法规第13-15页
    1.6 本章小结第15-16页
2 客车仿真理论及相关软件第16-24页
    2.1 有限元法概述第16-17页
        2.1.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第16页
        2.1.2 有限元法的基本步骤第16-17页
    2.2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第17-22页
        2.2.1 汽车碰撞仿真计算有限元理论第17-21页
        2.2.2 车身模态分析基本理论第21-22页
        2.2.3 线性静态结构分析原理第22页
    2.3 相关分析软件的简介第22-23页
        2.3.1ANSYS Workbench软件第22页
        2.3.2 Workbench LS-DYNA软件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4-30页
    3.1 研究参数第24页
    3.2 客车实体模型的建立第24-26页
        3.2.1 车身几何模型建立第24-25页
        3.2.2 车身简化原则第25页
        3.2.3 车身结构连接方式第25-26页
    3.3 材料定义第26-27页
    3.4 载荷施加第27页
    3.5 网格化分第27-28页
    3.6 本章小结第28-30页
4.客车的可靠性分析第30-40页
    4.1 车身骨架静力学分析第30-36页
        4.1.1 刚度校核与强度校核概述第30页
        4.1.2 客车车身的空载分析第30-31页
        4.1.3 客车车身骨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分析第31-36页
    4.2 客车车身模态分析第36-39页
    4.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5 客车侧翻安全性研究第40-52页
    5.1 客车侧翻试验方法第40页
    5.2 客车侧翻的评价标准第40-41页
    5.3 客车侧翻仿真第41-45页
        5.3.1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1-42页
        5.3.2 参数设定第42-44页
        5.3.3 仿真模型验证第44-45页
    5.4 仿真结果分析第45-50页
        5.4.1 整车变形分析第45-47页
        5.4.2 整车速度分析第47-48页
        5.4.3 整车加速度分析第48-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6 客车车身骨架优化及仿真验证第52-62页
    6.1 客车车身的结构优化第52-54页
        6.1.1 宏观优化原则第52页
        6.1.2 微观优化原则第52-54页
    6.2 优化后车身骨架的静力学分析第54-57页
    6.3 优化后车身骨架的模态分析第57-59页
    6.4 优化后局部的侧翻分析第59-60页
    6.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7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7.1 总结第62页
    7.2 展望第62-64页
致谢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附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动汽车电机机械部件阶段性研发项目进度计划研究
下一篇:某大厦接层检测鉴定与改造加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