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2页 |
·引言 | 第16-18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8-30页 |
·复合材料分层研究概述 | 第18-28页 |
·复合材料桨叶疲劳寿命评估方法概述 | 第28-3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复合材料桨叶分层裂纹尖端场分析 | 第32-52页 |
·引言 | 第32页 |
·直升机桨叶的位移方程 | 第32-35页 |
·不同的桨叶位移方程 | 第33-34页 |
·桨叶位移方程 | 第34-35页 |
·蒙皮分层裂纹尖端场的广义二维平面应变渐进解 | 第35-42页 |
·基本方程 | 第35-37页 |
·蒙皮分层裂纹尖端位移与应力齐次解 | 第37-38页 |
·蒙皮分层裂纹端部位移与应力非齐次解 | 第38-39页 |
·位移与应力解中的待定系数 | 第39-42页 |
·蒙皮大梁粘结面分层裂纹尖端场广义二维平面应变渐进解 | 第42-47页 |
·蒙皮大梁粘结面分层裂纹端部场的齐次解 | 第42-43页 |
·蒙皮大梁粘结面分层裂纹尖端场的非齐次解 | 第43页 |
·位移解与应力解中的待定系数 | 第43-47页 |
·桨叶动态分层问题 | 第47-48页 |
·算例及讨论 | 第48-51页 |
·算例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三章 复合材料桨叶分层裂纹尖端场?数值解 | 第52-69页 |
·引言 | 第52页 |
·复合材料分层裂纹尖端奇异场 | 第52-54页 |
·复合材料分层裂纹尖端场的数学结构 | 第52-54页 |
·桨叶分层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 | 第54页 |
·复合材料桨叶分层裂纹尖端场的数值解 | 第54-68页 |
·数值方法?边界配置法 | 第54-56页 |
·蒙皮分层裂纹尖端场数值解 | 第56-62页 |
·蒙皮大梁粘结面分层裂纹尖端场数值解 | 第62-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复合材料分层扩展准则、门槛值及阻力曲线 | 第69-79页 |
·引言 | 第69页 |
·不同研究者提出的断裂准则 | 第69-71页 |
·分层扩展准则 | 第71-74页 |
·新三维复合材料层间断裂准则 | 第71-73页 |
·新三维层间断裂准则验证 | 第73-74页 |
·分层断裂门槛值 | 第74-76页 |
·分层扩展阻力曲线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基于界面单元法的复合材料分层仿真研究 | 第79-98页 |
·引言 | 第79页 |
·界面单元法的基本方程 | 第79-84页 |
·单一分层的本构关系 | 第79-81页 |
·混合型分层模式的本构关系 | 第81-82页 |
·高周疲劳分析模型 | 第82-84页 |
·层压复合材料静态分层仿真 | 第84-87页 |
·Ⅰ、Ⅱ 型及混合型弯曲梁的载荷-位移关系 | 第84-86页 |
·Ⅰ、Ⅱ 型及混合型弯曲梁的应变能释放率 | 第86-87页 |
·层压复合材料分层疲劳仿真 | 第87-96页 |
·界面应力与强度的损伤演化过程 | 第87-88页 |
·改进的高周疲劳模型 | 第88-92页 |
·仿真结果及讨论 | 第92-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六章 复合材料桨叶分层疲劳寿命预测 | 第98-112页 |
·引言 | 第98页 |
·Miner 损伤累积准则 | 第98-99页 |
·等幅载荷下分层疲劳寿命 | 第99-103页 |
·损伤变量与应变能释放率的关系 | 第99-100页 |
·G-N 曲线 | 第100-101页 |
·损伤-寿命与应变能释放率?寿命之间的联系 | 第101-103页 |
·变幅载荷下分层疲劳寿命预测 | 第103-105页 |
·复合材料桨叶疲劳寿命预测 | 第105-110页 |
·分层疲劳寿命预测流程 | 第105页 |
·桨叶的主要参数 | 第105-106页 |
·疲劳试验结果 | 第106-108页 |
·桨叶分层疲劳寿命预测 | 第108-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2-115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2-1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3-114页 |
·展望 | 第114-115页 |
附录A 对数非齐次解 | 第115-117页 |
附录B 参数Γ_i 与Λ_(ij) | 第117-118页 |
附录C 参数h_ξ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