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第13-16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二 文献评析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一 区位论 | 第16-17页 |
二 增长极理论 | 第17-18页 |
三 点-轴开发理论 | 第18页 |
四 产业集群理论 | 第18-19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三 框架结构 | 第20-21页 |
第五节 本文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临空经济区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 | 第23-29页 |
第一节 临空经济区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路径分析 | 第23-27页 |
一 临空经济区战略提高区域可达性 | 第23-24页 |
二 临空经济区战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第24-25页 |
三 临空经济区战略优化区域空间结构 | 第25-26页 |
四 临空经济区战略加速新型城镇化发展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临空经济区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负效应分析 | 第27-29页 |
一 正溢出效益分析 | 第27-28页 |
二 负溢出效应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临空经济区战略政策效应的模型构建与样本选取 | 第29-35页 |
第一节 临空经济区战略政策效应评估模型构建 | 第29-31页 |
一 双重差分模型简介 | 第29-30页 |
二 PSM-DID模型构建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样本选取 | 第31-35页 |
一 变量选取及标准化处理 | 第31-33页 |
二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临空经济区战略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 第35-44页 |
第一节 样本匹配效果分析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6-44页 |
一 临空经济区战略总体政策效应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6-37页 |
二 临空经济区战略不同区域政策效应结果及分析 | 第37-39页 |
三 反事实检验 | 第39-40页 |
四 临空经济区战略传导机制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0-4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4-48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一 合理规划临空经济区建设 | 第45页 |
二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 第45-46页 |
三 建立企业遴选机制 | 第46-47页 |
四 建立人才引入机制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