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技术及控制策略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 1.3 直接转矩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 1.4 无速度传感器技术发展概述 | 第12-15页 | 
| 1.4.1 直接计算法 | 第13页 | 
| 1.4.2 滑模观测器法 | 第13页 | 
| 1.4.3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法 | 第13-14页 | 
| 1.4.4 模型参考自适应 | 第14页 | 
| 1.4.5 高频注入 | 第14-15页 |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及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 第17-23页 | 
| 2.1 引言 | 第17页 | 
| 2.2 电机模型 | 第17-21页 | 
| 2.2.1 在A-B-C轴系中的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 2.2.2 在a-β轴系的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 2.2.3 在d-q轴系中的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 2.2.4 在x-y轴系中的数学模型 | 第21页 | 
| 2.3 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 第21-22页 |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的研究 | 第23-33页 | 
| 3.1 引言 | 第23页 | 
| 3.2 新型NFTSM控制器的设计 | 第23-25页 | 
| 3.2.1 非奇异终端滑模面的构建 | 第24页 | 
| 3.2.2 终端滑模控制器的构建 | 第24-25页 | 
| 3.3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 第25-28页 | 
| 3.3.1 定子电流的预测 | 第25-26页 | 
| 3.3.2 定子电压的获取 | 第26-27页 | 
| 3.3.3 转矩和定子磁链估计 | 第27页 | 
| 3.3.4 最小成本函数的构建 | 第27页 | 
| 3.3.5 延时补偿 | 第27页 | 
| 3.3.6 定子磁链给定 | 第27-28页 |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 3.5 结论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基于权重系数优化的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的研究 | 第33-41页 | 
| 4.1 引言 | 第33页 | 
| 4.2 权重系数优化 | 第33-35页 | 
| 4.2.1 转矩和磁链计算 | 第33-34页 | 
| 4.2.2 权重系数的推导 | 第34-35页 |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5-40页 | 
| 4.4 结论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基于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的无传感器控制的研究 | 第41-51页 | 
| 5.1 引言 | 第41-42页 | 
| 5.2 传统模型参考自适应观测器 | 第42-43页 | 
| 5.2.1 构造参考模型 | 第42页 | 
| 5.2.2 构造可调模型 | 第42-43页 | 
| 5.3 新型NFTSM-MRAS观测器的构建 | 第43-45页 | 
| 5.3.1 滑模面的构建 | 第43-44页 | 
| 5.3.2 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率的构建 | 第44-45页 |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 5.5 结论 | 第50-51页 | 
| 第六章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与实验 | 第51-61页 | 
| 6.1 引言 | 第51-52页 | 
| 6.2 实验平台介绍 | 第52-53页 | 
| 6.3 软件设计 | 第53-55页 | 
| 6.3.1 软件在环设计 | 第53-54页 | 
| 6.3.2 硬件在环设计 | 第54-55页 |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 6.5 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