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软件安全漏洞预测:文本特征vs.软件度量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5页
    1.1 研究动因第10-11页
    1.2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3 本文工作第13-14页
    1.4 论文结构第14-15页
第二章 安全漏洞预测模型建模技术及评价方法第15-23页
    2.1 软件安全漏洞预测的一般性流程第15页
    2.2 特征信息来源第15-17页
        2.2.1 软件度量信息第16页
        2.2.2 文本特征信息第16-17页
    2.3 建模方法第17-18页
    2.4 预测性能评价方法第18-22页
        2.4.1 非工作量感知的分类性能评价第18-19页
        2.4.2 非工作量感知的排序性能评价第19-20页
        2.4.3 工作量感知的分类性能评价第20-21页
        2.4.4 工作量感知的排序性能评价第21-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预测模型数据的选取与收集第23-35页
    3.1 实验对象第23-24页
        3.1.1 Web应用程序的选取第23-24页
        3.1.2 Android应用程序的选取第24页
    3.2 收集度量信息第24-27页
        3.2.1 Web应用程序的度量信息第25-26页
        3.2.2 Android应用程序的度量信息第26-27页
    3.3 提取文本特征第27-29页
        3.3.1 Web应用程序的文本特征第27-28页
        3.3.2 Android应用程序的文本特征第28-29页
    3.4 定位安全漏洞第29-32页
        3.4.1 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第29-31页
        3.4.2 Android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第31-32页
    3.5 数据集描述第32-34页
        3.5.1 Web应用程序的描述第32-33页
        3.5.2 Android应用程序的描述第33-34页
    3.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非工作量感知的漏洞预测性能比较第35-48页
    4.1 研究问题及其分析方法第35-36页
    4.2 预测模型建立方法第36-37页
    4.3 预测性能表达方法第37-39页
    4.4 两类模型的预测能力分析第39-47页
        4.4.1 分类场景下的预测性能比较第39-41页
        4.4.2 排序场景下的预测性能比较第41-43页
        4.4.3 预测性能的差异程度第43-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工作量感知的漏洞预测性能比较第48-63页
    5.1 研究问题及其分析方法第48-49页
    5.2 预测模型建立方法第49页
    5.3 预测性能表达方法第49-50页
    5.4 两类模型的预测能力分析第50-62页
        5.4.1 分类场景下的预测性能比较第50-54页
        5.4.2 排序场景下的预测性能比较第54-58页
        5.4.3 预测性能的差异程度第58-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6.1 工作总结第63页
    6.2 未来工作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简历与科研成果第69-70页
附录A 非工作量感知的其余性能指标箱线图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OC主控芯片设计进度控制研究
下一篇:CUBA主教练执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