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材制造(行业)关键成功因素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3 研究问题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1-14页 |
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增材制造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2.2 行业发展相关理论 | 第16-19页 |
2.2.1 关键成功要素理论 | 第16-17页 |
2.2.2 企业竞争力理论 | 第17-19页 |
2.2.3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 | 第19页 |
2.3 关键成功因素识别与评价方法 | 第19-22页 |
2.3.1 德尔菲法 | 第19-20页 |
2.3.2 层次分析法 | 第20-21页 |
2.3.3 熵权法 | 第21-22页 |
3 增材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32页 |
3.1 境外增材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3.2 国内增材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 第24-29页 |
3.3 我国增材制造行业发展问题 | 第29-32页 |
4 增材制造行业竞争力评价和成功因素模型构建 | 第32-38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2-33页 |
4.2 增材制造行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第33-35页 |
4.3 增材制造行业成功影响因素模型 | 第35-38页 |
5 实证分析 | 第38-44页 |
5.1 数据收集 | 第38页 |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增材制造行业竞争力模型 | 第38-40页 |
5.3 基于因子分析的增材制造行业关键成功因素 | 第40-44页 |
5.3.1 因子分析方法简介 | 第40-41页 |
5.3.2 KMO和BARTLETT检验 | 第41页 |
5.3.3 因子分析 | 第41-44页 |
6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44-4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6.2 研究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6.2.1 增材制造竞争力评价模型分析 | 第45页 |
6.2.2 增材制造行业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7 相关对策建议 | 第47-51页 |
7.1 政府角度 | 第47-48页 |
7.1.1 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加大行业投入力度 | 第47页 |
7.1.2 优化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 第47-48页 |
7.1.3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自主创新 | 第48页 |
7.2 行业角度 | 第48-51页 |
7.2.1 建立行业联盟,促进协同发展 | 第48-49页 |
7.2.2 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专利人才 | 第49页 |
7.2.3 整合渠道资源,开拓应用市场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附录一 | 第57-59页 |
附录二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