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中国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研究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9-39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9-22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19-21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21-22页
    1.2 文献综述第22-31页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22-26页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26-29页
        1.2.3 研究述评第29-31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31-35页
        1.3.1 研究思路第31-34页
        1.3.2 研究方法第34-35页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35-37页
        1.4.1 研究目标第35页
        1.4.2 研究内容第35-37页
    1.5 研究的创新点第37-39页
        1.5.1 提出制度是影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核心因素的观点第37页
        1.5.2 提出用“以补代管”方式简化安全生产事中监管流程的观点第37-38页
        1.5.3 提出引入“行政比例原则”处理特殊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观点第38页
        1.5.4 提出弱化事故“死亡人数”考核指标的观点第38-39页
第2章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39-49页
    2.1 核心概念第39-43页
        2.1.1 监管第39页
        2.1.2 地方政府监管第39-40页
        2.1.3 安全生产监管第40-41页
        2.1.4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第41-42页
        2.1.5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第42-43页
    2.2 理论基础与适用性第43-49页
        2.2.1 制度主义监管理论第43-47页
        2.2.2 理论运用第47-49页
第3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历史演进与动因第49-56页
    3.1 危险化学品安全省产监管的历史演进第49-52页
        3.1.1 监管的混沌时期(1949年-1978年)第49-50页
        3.1.2 监管的探索与形成时期(1978年-2002年)第50-51页
        3.1.3 监管的改革与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第51-52页
    3.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历史演进动因第52-56页
        3.2.1 国家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第53页
        3.2.2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与事故多发第53-54页
        3.2.3 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第54-55页
        3.2.4 学术思想的持续推动第55-56页
第4章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现状第56-72页
    4.1 构建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制度第56-59页
        4.1.1 总体原则与机构设置第56-57页
        4.1.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相关法律第57页
        4.1.3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行政法规第57-58页
        4.1.4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行业文件与惯例第58-59页
    4.2 形成了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监管网络第59-64页
        4.2.1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主体第59-61页
        4.2.2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客体第61页
        4.2.3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网络的其他主要结点第61-62页
        4.2.4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网络关系第62-64页
    4.3 明确了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目标与内容第64-66页
        4.3.1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目标第64页
        4.3.2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主要内容第64-66页
    4.4 规范了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流程第66-72页
        4.4.1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前监管第66-68页
        4.4.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中监管第68-69页
        4.4.3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后监管第69-72页
第5章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案例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第72-118页
    5.1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与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第72-76页
        5.1.1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与监管问题的内在关联第72-73页
        5.1.2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归属与监管责任划分第73-74页
        5.1.3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与监管效果的划分第74-76页
    5.2 案例的选择与描述第76-83页
        5.2.1 案例选择的依据第76-77页
        5.2.2 案例总体描述第77-80页
        5.2.3 案例分析框架第80-83页
    5.3 系列案例分析第83-114页
        5.3.1 监管制度第85-89页
        5.3.2 历史传统影响第89-91页
        5.3.3 监管主客体第91-104页
        5.3.4 监管流程与内容第104-108页
        5.3.5 事故原因与监管效果第108-114页
    5.4 典型案例分析第114-118页
        5.4.1 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描述第114-115页
        5.4.2 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第115-118页
第6章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问题及成因第118-137页
    6.1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第118-124页
        6.1.1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主体责任归属不明确第118-119页
        6.1.2 监管部门对三方机构的监管审查存在空白第119-120页
        6.1.3 缺少对危险化学品问题项目的跟踪监管第120-121页
        6.1.4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管细节不够完善第121-123页
        6.1.5 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问题的处理流于形式第123页
        6.1.6 忽视媒体、公众及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第123-124页
    6.2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产生的成因第124-137页
        6.2.1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制度不完善第124-127页
        6.2.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与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第127-130页
        6.2.3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权力与利益不平衡第130-132页
        6.2.4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流程要求不切实际第132-134页
        6.2.5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社会环境不佳第134-135页
        6.2.6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公共监督体系不健全第135-137页
第7章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37-150页
    7.1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与检验第137-144页
        7.1.1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第137-138页
        7.1.2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主要影响因素的假设检验第138-144页
    7.2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影响因素模型第144-146页
        7.2.1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第144-145页
        7.2.2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影响因素模型的理论阐释第145-146页
    7.3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146-150页
        7.3.1 制度是影响监管的核心因素第146页
        7.3.2 监管部门是保证监管的基本因素第146-147页
        7.3.3 权力与利益是驱动监管的物质因素第147页
        7.3.4 监管过程是有效监管的行为因素第147页
        7.3.5 社会环境是影响监管的外在因素第147-148页
        7.3.6 公共监督是规范监管的保障因素第148-150页
第8章 完善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对策第150-161页
    8.1 改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多项制度第150-152页
        8.1.1 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制度第150-151页
        8.1.2 改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考核制度第151页
        8.1.3 调整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奖励与问责制度第151页
        8.1.4 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复查制度第151-152页
    8.2 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主体的综合素质第152-154页
        8.2.1 消除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陋习第152页
        8.2.2 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危机意识第152-153页
        8.2.3 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第153页
        8.2.4 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相关的培训效果第153-154页
    8.3 平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中权力与利益的关系第154-155页
        8.3.1 避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中的“替罪羊”现象第154页
        8.3.2 保障基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权益第154页
        8.3.3 降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中“寻租”发生的可能性第154-155页
        8.3.4 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权力实行内部监督与控制第155页
    8.4 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全过程第155-157页
        8.4.1 补充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前监管环节第155-156页
        8.4.2 简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中监管流程第156页
        8.4.3 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瞒报的处罚力度第156页
        8.4.4 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的特殊问题第156-157页
    8.5 净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社会环境第157-158页
        8.5.1 坚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原则第157-158页
        8.5.2 强化公共道德建设第158页
        8.5.3 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公众形象第158页
    8.6 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中公共监督的作用与地位第158-161页
        8.6.1 保障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力第158-159页
        8.6.2 开通多元化的公共监督诉求渠道第159页
        8.6.3 明确社会群团组织的公共权力第159-161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161-167页
    9.1 研究结论第161-166页
        9.1.1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历经混沌、探索形成与改革发展三个阶段第161-162页
        9.1.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面临诸多挑战第162-163页
        9.1.3 造成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原因复杂多样第163-164页
        9.1.4 制度是影响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核心因素第164-165页
        9.1.5 需要多策并举提高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质量第165-166页
    9.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第166-167页
        9.2.1 研究局限性第166页
        9.2.2 研究展望第166-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6页
附录第176-191页
致谢第191-193页
作者简介第193-1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第195页

论文共1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下一篇:转型期我国地方政府信任的流失与重塑--以PX事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