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城乡统筹导向下的农村公路客运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问题的提出第13-16页
     ·依托课题第13页
     ·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相关概念明晰及研究范围第16-17页
     ·相关概念第16-17页
     ·研究范围界定第17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7-25页
     ·国外研究现状与实践第17-21页
     ·国内研究现状与实践第21-25页
     ·总结第25页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25-27页
   ·预期目标与突破点第27-29页
第二章 城乡统筹导向下农村公路客运发展基本原理第29-72页
   ·城乡统筹发展机理分析第29-36页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与联系第29-30页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关系第30-32页
     ·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历程第32-33页
     ·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第33-34页
     ·城乡统筹的内涵与基本原理第34-36页
   ·道路客运与城乡发展的互动关系第36-39页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城乡道路客运基本服务差异分析第39-48页
     ·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成因分析第40页
     ·城乡客运基本服务水平的差异表现第40-48页
   ·我国城乡道路客运基本服务均等化程度评价第48-69页
     ·城乡客运公共属性及基本服务水平评价模型的构建第49-52页
     ·城乡客运公共属性及基本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2-57页
     ·城乡客运公共属性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及无量纲过程第57-59页
     ·城乡客运公共属性评价指标及准则的相对权重第59-60页
     ·城乡客运公共属性模糊评价值的计算第60-63页
     ·城乡客运交通基本服务水平评价指标的指标值第63页
     ·城乡客运交通基本服务水平评价指标及准则的相对权重第63-65页
     ·城乡客运交通基本服务水平模糊评价值的计算第65-68页
     ·城乡道路客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模糊评价结果的启示第68-69页
   ·城乡统筹导向下的农村公路客运发展的目标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三章 基于出行者需求的农村公路客运模式结构分析第72-90页
   ·我国农村公路客运模式结构现状问题分析第72-73页
   ·我国农村居民出行需求特性分析第73-75页
   ·农村客运模式结构分析第75-89页
     ·客运模式选择行为的效用模型介绍第76页
     ·基于农村出行者需求的非集计模型应用第76-83页
       ·多项Logit模型(MNL)介绍第77页
       ·农村居民客运模式选集及影响因素第77-78页
       ·农村居民出行客运模式组合第78-79页
       ·农村居民客运模式选择行为模型分析第79-83页
     ·案例分析第83-88页
       ·情景假设第83页
       ·各指标值的确定第83-84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4-86页
       ·敏感性分析第86-88页
     ·基于出行者需求的农村公路客运模式结构发展建议第88-89页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四章 城乡统筹进程中的农村公路客运秩序改善研究第90-112页
   ·我国农村公路客运秩序现状问题分析第90-93页
   ·相关理论介绍第93-96页
     ·耗散结构理论第93-95页
       ·耗散结构的基本概念第93-94页
       ·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第94-95页
     ·熵的概念第95-96页
   ·农村公路客运系统耗散结构分析第96-104页
     ·农村公路客运系统耗散结构形成条件第96-97页
     ·农村公路客运系统耗散结构的数学描述第97-98页
     ·农村公路客运系统耗散结构熵变分析第98-99页
     ·农村公路客运系统熵变模型的构建第99-100页
     ·基于熵理论的农村公路客运秩序改善的案例研究第100-104页
       ·杜村乡农村公路客运系统现状的熵值第101页
       ·杜村乡农村公路客运系统秩序改善方案的熵值比较第101-104页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建立农村公路客运秩序演变模型的研究第104-111页
     ·农村公路客运秩序的自然演变模型研究第104-108页
     ·农村公路客运秩序的干扰演变模型研究第108-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第五章 城乡统筹导向下的农村公路客运服务体系优化研究第112-146页
   ·基于紧凑度理论的农村公路客运线路优化研究第112-122页
     ·农村公路客运线路模式现状问题第112-113页
     ·紧凑度的理论基础第113-115页
     ·农村公路客运线路模式紧凑度分析第115-119页
       ·放射线模式的紧凑度分析第115-116页
       ·区域线模式的紧凑度分析第116-117页
       ·循环线模式的紧凑度分析第117-119页
     ·不同农村公路客运线路模式的运营成本分析第119-122页
       ·放射线模式的配车及运营参数分析第119页
       ·区域线模式的配车及运营参数分析第119-120页
       ·循环线模式的配车及运营参数分析第120-121页
       ·三种模式的综合运营成本分析第121-122页
   ·农村公路客运安全优化研究第122-131页
     ·农村公路客运安全影响因素及交通事故原因分析第123-126页
       ·农村公路客运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23-124页
       ·农村公路客运交通事故原因分析第124-126页
     ·农村公路客运安全审计的理论基础第126-130页
       ·农村公路客运安全审计(RBSA)的定义与目标第126页
       ·农村公路客运安全审计(RBSA)的内容第126-127页
       ·农村公路客运安全审计(RBSA)的审计清单第127-130页
     ·农村公路客运安全审计的应用方法第130页
     ·农村公路客运安全审计的应用效果第130-131页
   ·农村公路客运站点设置问题探讨第131-135页
     ·农村公路客运站设置问题分析第132页
     ·农村公路客运站设计及规模探讨第132-135页
     ·农村公路客运班线停靠站点设置探讨第135页
   ·农村公路客运经营许可及管理制度改革探讨第135-138页
     ·农村公路客运经营许可及管理制度问题分析第135-136页
     ·农村公路客运经营许可及管理制度改革思路第136-138页
   ·农村公路客运公共财政补贴体系研究第138-145页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客运公共财政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第139-140页
       ·城乡道路客运公共财政补贴政策差异大第139页
       ·农村财政难以全面惠及农村公路客运事业第139-140页
     ·农村公路客运公共财政补贴机理分析第140-141页
       ·农村公路客运的产品属性分析第140页
       ·农村公路客运的外部经济效应分析第140页
       ·农村公路客运公共财政补贴机理的经济模型第140-141页
     ·农村公路客运公共财政补贴体系与模式探讨第141-144页
       ·构建农村公路客运公共财政补贴体系第141-142页
       ·公共财政直接补贴模式第142页
       ·减免税费模式第142-143页
       ·承包服务模式第143页
       ·交叉补贴模式第143-144页
     ·农村公路客运公共财政补贴体系的实证分析第144-145页
   ·本章小结第145-146页
第六章 农村公路客运引导农村发展机理研究第146-167页
   ·农村公路客运引导农村发展的基本原理第146-147页
   ·tod理论的借鉴第147-148页
     ·TOD理论的涵义第147-148页
     ·TOD理论在农村的发展第148页
   ·农村公路客运引导农村发展模式(RBOD)构想第148-152页
     ·以农村公路客运站点为中心的农村单元(村庄)建设模式第148-150页
     ·基于RBOD的村镇体系发展模式第150-151页
     ·RBOD模式对"三农"的影响第151-152页
   ·RBOD模式在安徽省繁昌县新港镇的应用分析第152-166页
     ·实行RBOD模式前的新港镇村镇体系概况第152-154页
     ·实行RBOD模式后的新港镇村镇体系第154-160页
     ·RBOD模式在新港镇的应用效果第160-166页
   ·本章小结第166-167页
第七章 结论第167-171页
   ·主要结论第167-169页
   ·论文创新点第169-170页
   ·有待研究的问题第170-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78页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第178-180页
致谢第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路超限超载运输治理的机理与对策
下一篇:完善公路建设代建制的理论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