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第16-1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8-20页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二、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第20-26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0-21页 |
二、风险收益均衡理论 | 第21页 |
三、权变理论 | 第21-22页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2页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22-26页 |
一、民办高校 | 第22-23页 |
二、财务风险 | 第23-24页 |
三、财务风险管理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安徽省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6-33页 |
第一节 安徽省民办高校的现状 | 第26-28页 |
一、安徽省民办高校的优势 | 第27-28页 |
二、安徽省民办高校劣势 | 第28页 |
第二节 安徽省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 第28-33页 |
一、内部治理结构失衡,外部监管体系不完善 | 第28-30页 |
二、办学资金渠道单一,政府扶持力度微弱 | 第30页 |
三、过度扩张引发投资风险,风险管理浮于表面 | 第30-31页 |
四、会计监督职能弱化、预算管理制度落后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基于W学院案例分析 | 第33-57页 |
第一节 W学院概况 | 第33-34页 |
第二节 W学院财务管理现状 | 第34-38页 |
一、W学校财务管理体制 | 第34页 |
二、W学院经费收入支出结构 | 第34-37页 |
三、W学院经费结余分配 | 第37页 |
四、W学院资金预算管理 | 第37-38页 |
第三节 W学院财务风险识别 | 第38-41页 |
一、筹融资板块的筹资风险 | 第38页 |
二、教育板块的投资风险 | 第38-39页 |
三、经营板块的运营风险 | 第39-41页 |
第四节 W学院财务风险的评价 | 第41-53页 |
一、构建W学院财务风险体系的思路 | 第41-42页 |
二、构建W学院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7页 |
三、基于AHP模糊评价法的财务风险评价 | 第47-53页 |
第五节 W学院财务风险成因 | 第53-57页 |
一、筹资风险形成的原因 | 第53-54页 |
二、投资风险形成的原因 | 第54页 |
三、运营风险形成的原因 | 第54-57页 |
第五章 提升安徽省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议 | 第57-66页 |
第一节 基于政府层面提供的建议 | 第57-60页 |
一、政府搭建平台,创新多元筹资机制 | 第57-58页 |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资金 | 第58-59页 |
三、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外部监督,推动外部监督信息化建设 | 第59-60页 |
第二节 基于民办高校自身层面提供的建议 | 第60-66页 |
一、控制运营风险的对策 | 第60-64页 |
二、控制筹资风险的对策 | 第64页 |
三、控制投资风险的对策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