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整流器论文

两种三相中频PFC整流器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概述第11-12页
    1.2 多脉冲整流器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三相有源PFC技术研究现状第15-22页
        1.3.1 三相Boost整流电路第16-17页
        1.3.2 Vienna整流电路第17-19页
        1.3.3 三相组合式PFC电路第19-22页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第22-23页
        1.4.1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22页
        1.4.2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变压器匝数取整对18脉冲变压整流器的影响第23-39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P型18脉冲隔离型变压整流器的工作原理第23-25页
    2.3 变压器匝数取整的影响第25-33页
        2.3.1 匝数取整对输入电流台阶的影响第25-29页
        2.3.2 匝数取整对输入电流THD的影响第29-30页
        2.3.3 匝数取整对输出电压的影响第30-33页
        2.3.4 匝数取整对网侧相位角的影响第33页
    2.4 P型18脉冲隔离型变压整流器主电路设计第33页
    2.5 仿真及实验结果第33-38页
        2.5.1 输入电流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4-35页
        2.5.2 输出电压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5-36页
        2.5.3 网侧相位差仿真结果及分析第36页
        2.5.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6-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不同组合方式三相PFC整流器的研究第39-71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PFC系统的输入输出功率特性与输出电压脉动的关系第39-41页
        3.2.1 单相PFC整流系统的输入功率脉动第39-40页
        3.2.2 三相PFC整流系统的输入输出功率平衡第40-41页
    3.3 三相模块串联组合方式第41-47页
        3.3.1 拓扑和控制策略的选择第41-42页
        3.3.2 电路工作原理第42-44页
        3.3.3 仿真验证第44-45页
        3.3.4 三相模块串联组合方式的输出电压脉动原因分析第45-47页
    3.4 三相绕组串联组合方式第47-58页
        3.4.1 拓扑和控制策略的选择第47-50页
        3.4.2 三相绕组串联组合式电路模态第50-56页
        3.4.3 仿真验证第56-58页
    3.5 三相模块并联组合方式第58-69页
        3.5.1 拓扑和控制策略的选择第58-62页
        3.5.2 工作原理第62-66页
        3.5.3 仿真验证第66-69页
    3.6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四章 三相并联组合式反激电路的设计第71-80页
    4.1 引言第71页
    4.2 三相PFC反激电路的设计第71-75页
        4.2.1 反激变压器的设计第72-74页
        4.2.2 元器件的选择第74-75页
    4.3 实验结果以及讨论第75-79页
        4.3.1 实验仪器及测试平台第75页
        4.3.2 实验测试结果及分析第75-78页
        4.3.3 测试结果的讨论第78-79页
    4.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0-81页
    5.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第80页
    5.2 下一步工作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6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拟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力电子负载研究
下一篇:四相横向磁通永磁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