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力电子负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课题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8-11页 |
1.2 电机模拟器国内外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3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介绍 | 第12-14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原理与控制策略 | 第15-34页 |
2.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15-20页 |
2.1.1 坐标变换 | 第15-17页 |
2.1.2 反电势非正弦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17-19页 |
2.1.3 反电势正弦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2 基于SVPWM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 第20-26页 |
2.2.1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 | 第20-24页 |
2.2.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分析 | 第24-26页 |
2.3 PI调节器设计 | 第26-29页 |
2.3.1 电流调节器设计 | 第26-28页 |
2.3.2 转速调节器设计 | 第28-29页 |
2.4 永磁同步电机建模及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2.4.1 永磁同步电机的建模 | 第29-31页 |
2.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模拟系统组成与控制策略研究 | 第34-51页 |
3.1 电机模型数字化实现 | 第34-36页 |
3.1.1 数值计算方法概述 | 第34-35页 |
3.1.2 数值计算方法的仿真研究 | 第35-36页 |
3.2 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及其控制 | 第36-38页 |
3.2.1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3.2.2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 第38页 |
3.3 电机模拟控制器系统设计 | 第38-40页 |
3.4 并网逆变控制器系统设计 | 第40-43页 |
3.4.1 电压调节器设计 | 第41页 |
3.4.2 电流调节器设计 | 第41-43页 |
3.5 并网逆变器仿真验证 | 第43-45页 |
3.6 电机模拟器仿真验证 | 第45-5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电机模拟实验平台系统设计 | 第51-60页 |
4.1 系统总体硬件结构 | 第51页 |
4.2 硬件总体设计 | 第51-56页 |
4.2.1 主电路设计 | 第51-52页 |
4.2.2 驱动电路设计 | 第52-53页 |
4.2.3 采样电路设计 | 第53-54页 |
4.2.4 保护电路设计 | 第54-55页 |
4.2.5 散热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4.3 RT-LAB实时仿真器控制模型设计 | 第56-59页 |
4.3.1 RT-LAB实时仿真器介绍 | 第56页 |
4.3.2 RT-LAB实时仿真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56-57页 |
4.3.3 RT-LAB驱动控制模型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硬件实验结果分析 | 第60-68页 |
5.1 实验平台 | 第60页 |
5.2 并网逆变器实验验证 | 第60-62页 |
5.3 电机模拟实验平台实验验证 | 第62-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2-73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