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市统计局预算业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1.3.3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4.3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 2.1 概念界定 | 第18页 |
| 2.1.1 行政单位 | 第18页 |
| 2.1.2 行政单位预算业务 | 第18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 2.2.3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理论 | 第20-21页 |
| 2.2.4 行政单位预算业务内部控制 | 第21-24页 |
| 3 Y市统计局预算业务内部控制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4-42页 |
| 3.1 Y市统计局基本情况 | 第24-28页 |
| 3.1.1 主要职能 | 第24页 |
| 3.1.2 Y市统计局预算业务控制整体情况调研 | 第24-25页 |
| 3.1.3 Y市统计局基本预算数据分析 | 第25-28页 |
| 3.2 单位层面预算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8-31页 |
| 3.2.1 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 | 第28-30页 |
| 3.2.2 预算业务岗位设置 | 第30页 |
| 3.2.3 预算信息沟通方面 | 第30-31页 |
| 3.3 业务层面预算业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1-39页 |
| 3.3.1 预算编制和审批控制 | 第31-33页 |
| 3.3.2 预算执行控制 | 第33-35页 |
| 3.3.3 预算调整控制 | 第35-36页 |
| 3.3.4 决算管理控制 | 第36-38页 |
| 3.3.5 预算绩效评价控制 | 第38-39页 |
| 3.4 Y市统计局预算业务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 3.4.1 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 第39页 |
| 3.4.2 未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 | 第39页 |
| 3.4.3 部门沟通机制不健全 | 第39页 |
| 3.4.4 预算编制数据不合理 | 第39-40页 |
| 3.4.5 缺乏监督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制度不完善 | 第40-42页 |
| 4 Y市统计局预算业务内部控制优化与完善 | 第42-56页 |
| 4.1 单位层面预算业务的优化与完善 | 第42-43页 |
| 4.1.1 强化预算业务内部控制意识 | 第42页 |
| 4.1.2 实行归口管理,强化培训 | 第42页 |
| 4.1.3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与应对措施 | 第42-43页 |
| 4.1.4 加强信息沟通机制 | 第43页 |
| 4.2 业务层面预算业务的优化与完善 | 第43-56页 |
| 4.2.1 强化预算编制与审批的事前控制 | 第43-47页 |
| 4.2.2 强化预算执行事中控制 | 第47-50页 |
| 4.2.3 加强预算调整控制 | 第50-51页 |
| 4.2.4 决算管理控制优化 | 第51-53页 |
| 4.2.5 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事后控制 | 第53-56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 5.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