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新型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0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7页
    1.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2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9页
        1.3.1 装配式大板剪力墙结构第23页
        1.3.2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第23-25页
        1.3.3 预制叠合剪力墙结构第25-27页
        1.3.4 浆锚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第27-29页
        1.3.5 其他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第29页
    1.4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9-31页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1-32页
    1.6 本文研究内容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40页
第二章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拆分装配方案研究第40-57页
    2.1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拆分方案研究第40-43页
        2.1.1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拆分原则第40-41页
        2.1.2 节点、梁、柱构件预制单元的确定第41-42页
        2.1.3 全预制装配式框-剪结构的框架拆分方式[1]第42-43页
    2.2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连接节点设计第43-49页
        2.2.1 新型梁-柱连接节点设计第43-44页
        2.2.2 新型柱-柱连接节点设计第44页
        2.2.3 预制剪力墙-剪力墙的连接设计第44-49页
    2.3 新型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拆分装配方案研究第49-55页
        2.3.1 装配式框-剪结构拆分装配方案Ⅰ(灌浆套筒连接方案)第49-52页
        2.3.2 装配式框-剪结构拆分装配方案Ⅱ(U形筋连接方案)第52-55页
    2.4 本章小结第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第三章 钢筋连接性能研究第57-86页
    3.1 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性能试验第57-69页
        3.1.1 试验设计第57-61页
        3.1.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1-64页
        3.1.3 高应力反复拉压试验第64-68页
        3.1.4 钢筋约束浆锚搭接连接试验总结和建议第68-69页
    3.2 新型灌浆套筒试验研究第69-84页
        3.2.1 新型灌浆套筒研发的技术背景第69-73页
        3.2.2 新型灌浆套筒可行性试验研究第73-76页
        3.2.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76-82页
        3.2.4 新型灌浆套筒的试验验证第82-83页
        3.2.5 新型灌浆套筒试验总结和建议第83-84页
    3.3 本章小结第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第四章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力学性能分析第86-105页
    4.1 有限元模型第86-97页
        4.1.1 ABAQUS简介第86页
        4.1.2 模拟试件简介第86-88页
        4.1.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88-95页
        4.1.4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第95-97页
    4.2 参数分析第97-103页
        4.2.1 高宽比第98-99页
        4.2.2 轴压比第99-101页
        4.2.3 截面配筋率第101-102页
        4.2.4 混凝土强度第102-103页
    4.3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5页
第五章 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第105-152页
    5.1 试件设计第105-108页
        5.1.1 子结构模型试件设计第105-106页
        5.1.2 试件拆分装配方案第106-108页
    5.2 试件制作第108-119页
        5.2.1 试件材料第108-109页
        5.2.2 灌浆套筒接头工艺试验第109-110页
        5.2.3 构件制作第110-113页
        5.2.4 试件装配第113-117页
        5.2.5 材料性能第117-119页
    5.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第119-120页
        5.3.1 试验装置第119-120页
        5.3.2 加载方案第120页
    5.4 试验现象第120-129页
        5.4.1 试件RC-1试验现象第120-123页
        5.4.2 试件PC-1试验现象第123-125页
        5.4.3 试件PC-2试验现象第125-129页
    5.5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29-150页
        5.5.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第129-132页
        5.5.2 刚度退化第132页
        5.5.3 延性系数和变形能力第132-134页
        5.5.4 耗能能力第134-135页
        5.5.5 钢筋应变分析第135-150页
    5.6 结论和建议第150页
        5.6.1 结论第150页
        5.6.2 建议第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2页
第六章 U形筋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试验研究第152-193页
    6.1 试件设计第153-160页
        6.1.1 子结构模型试件设计第153-155页
        6.1.2 试件制作第155-157页
        6.1.3 试件装配第157-158页
        6.1.4 材料性能第158-159页
        6.1.5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第159-160页
        6.1.6 测点布置第160页
    6.2 试验现象第160-170页
        6.2.1 试件PCFW1试验现象第160-165页
        6.2.2 试件PCFW2试验现象第165-170页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70-187页
        6.3.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第170-171页
        6.3.2 刚度退化第171-172页
        6.3.3 延性系数和变形能力第172-173页
        6.3.4 耗能能力第173-174页
        6.3.5 框架节点剪切变形分析第174-177页
        6.3.6 钢筋应变分析第177-186页
        6.3.7 试件塑性铰开展第186-187页
    6.4 两种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抗震性能对比第187-191页
        6.4.1 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对比第187-188页
        6.4.2 刚度退化对比第188-189页
        6.4.3 延性对比第189-190页
        6.4.4 耗能能力对比第190-191页
        6.4.5 两种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抗震性能对比结果第191页
    6.5 结论和建议第191-192页
        6.5.1 结论第191-192页
        6.5.2 建议第192页
    参考文献第192-193页
第七章 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数值模拟分析第193-208页
    7.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第193-197页
        7.1.1 单元选择与屈服准则第193页
        7.1.2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第193-194页
        7.1.3 预制构件和后浇混凝土界面模拟方法第194页
        7.1.4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194-195页
        7.1.5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第195-196页
        7.1.6 模型有效性验证第196-197页
    7.2 试件破坏分析第197-202页
        7.2.1 套筒应力水平分析第197-198页
        7.2.2 试件变形第198-199页
        7.2.3 试件破坏过程分析第199-200页
        7.2.4 钢筋应变分析第200-202页
    7.3 试件抗剪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202-206页
        7.3.1 框架梁柱节点区后浇混凝土强度参数分析第202-203页
        7.3.2 框架节点梁端后浇段箍筋间距参数分析第203-204页
        7.3.3 轴压比参数分析第204-205页
        7.3.4 框架节点处附加U形筋直径参数分析第205-206页
    7.4 本章小结第206页
    参考文献第206-208页
第八章 新型全装配式框-剪结构设计方法研究第208-227页
    8.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第208-210页
    8.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计算第210-220页
        8.2.1 剪力墙水平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计算第210-215页
        8.2.2 剪力墙竖向接缝的受剪承载力计算第215-220页
    8.3 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研究第220-223页
        8.3.1 全装配式框-剪结构中预制剪力墙的布置原则第220-221页
        8.3.2 全装配式框-结构协同工作计算基本假定第221页
        8.3.3 全装配式框-剪结构的设计方法第221-223页
    8.4 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建议第223-225页
        8.4.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第223-224页
        8.4.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第224-225页
        8.4.3 装配式混凝土连梁第225页
    8.5 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建议第225-226页
    8.6 本章小结第226页
    参考文献第226-227页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第227-230页
    9.1 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第227-228页
    9.2 主要创新点第228页
    9.3 对今后相关研究的建议第228-230页
致谢第230-231页
附录第231-233页
作者简介第233-234页

论文共2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rMnN马氏体不锈钢的Q&P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
下一篇:用于人体健康管理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多功能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