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2 水轮机转轮和叶片用钢的发展与要求 | 第14-17页 |
1.2.1 水轮机转轮和叶片用钢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2 水轮机叶片用钢的性能要求及强化方法 | 第15-17页 |
1.3 Q&P工艺的原理及其发展 | 第17-24页 |
1.3.1 Q&P工艺的背景 | 第17-18页 |
1.3.2 Q&P工艺的原理及热力学模型 | 第18-22页 |
1.3.3 Q&P工艺的发展 | 第22-23页 |
1.3.4 Q&P工艺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 第23-24页 |
1.4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增塑机制 | 第24-26页 |
1.4.1 残余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24页 |
1.4.2 残余奥氏体的增塑机制 | 第24-26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2.1 试验钢的设计与熔炼 | 第28页 |
2.2 相图及相变点的测定 | 第28-29页 |
2.2.1 相图的理论计算 | 第28页 |
2.2.2 相变点的测定 | 第28-29页 |
2.3 显微组织观察及物相分析 | 第29-30页 |
2.3.1 显微组织观察 | 第29页 |
2.3.2 物相分析 | 第29-30页 |
2.4 性能测试 | 第30-31页 |
2.4.1 硬度测试 | 第30页 |
2.4.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0-31页 |
2.4.3 抗气蚀性能测定 | 第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CrMnN不锈钢的平衡相图与相变点 | 第32-51页 |
3.1 前言 | 第32页 |
3.2 CrMnN不锈钢的伪二元平衡相图 | 第32-34页 |
3.2.1 G1钢的伪二元平衡相图 | 第32-33页 |
3.2.2 G3钢的伪二元平衡相图 | 第33-34页 |
3.3 CrMnN不锈钢的实测相变点 | 第34-36页 |
3.3.1 G1钢实测相变点 | 第34-35页 |
3.3.2 G3钢实测相变点 | 第35-36页 |
3.4 CrMnN钢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平衡相分析 | 第36-48页 |
3.4.1 G1钢不同条件下平衡相的摩尔分数 | 第36-39页 |
3.4.2 G1钢不同条件下平衡相的元素组成 | 第39-42页 |
3.4.3 G3钢不同条件下平衡相的摩尔分数 | 第42-45页 |
3.4.4 G3钢不同条件下平衡相的元素组成 | 第45-48页 |
3.5 CrMnN不锈钢的淬火组织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CrMnN不锈钢在不同Q&P条件下的组织特性 | 第51-69页 |
4.1 前言 | 第51页 |
4.2 Q&P工艺参数设计 | 第51-55页 |
4.2.1 奥氏体化温度(AT)的确定 | 第52页 |
4.2.2 淬火温度(QT)的确定 | 第52-54页 |
4.2.3 配分温度(AT)的确定 | 第54-55页 |
4.3 配分温度和时间对CrMnN马氏体不锈钢组织的影响 | 第55-62页 |
4.3.1 配分温度和时间对G1钢组织的影响 | 第55-58页 |
4.3.2 配分温度和时间对G3钢组织的影响 | 第58-62页 |
4.4 N原子在CrMnN钢中的配分行为 | 第62-64页 |
4.5 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及其形貌 | 第64-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CrMnN不锈钢在不同Q&P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 第69-82页 |
5.1 前言 | 第69页 |
5.2 配分温度对CrMnN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9-72页 |
5.2.1 配分温度对G1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9-70页 |
5.2.2 配分温度对G3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0-72页 |
5.3 配分时间对CrMnN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2-75页 |
5.3.1 配分时间对G1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2-73页 |
5.3.2 配分时间对G3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3-75页 |
5.4 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 第75-78页 |
5.5 Q&P工艺对CrMnN不锈钢维氏硬度的影响 | 第78-79页 |
5.6 讨论 | 第79-8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6章 CrMnN不锈钢在不同Q&P条件下的抗气蚀性能 | 第82-92页 |
6.1 前言 | 第82页 |
6.2 配分温度对CrMnN不锈钢抗气蚀性能的影响 | 第82-84页 |
6.2.1 配分温度对G1钢抗气蚀性能的影响 | 第82-83页 |
6.2.2 配分温度对G3钢抗气蚀性能的影响 | 第83-84页 |
6.3 配分时间对CrMnN不锈钢抗气蚀性能的影响 | 第84-86页 |
6.3.1 配分时间对G1钢抗气蚀性能的影响 | 第84-85页 |
6.3.2 配分时间对G3钢气蚀性能的影响 | 第85-86页 |
6.4 CrMnN不锈钢的气蚀损伤过程和耐气蚀机制 | 第86-91页 |
6.4.1 气蚀损伤过程 | 第86-89页 |
6.4.2 耐气蚀机制 | 第89-9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作者简介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