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HHT的混凝土简支梁桥非线性损伤识别方法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裂缝及其理论模型 | 第13-16页 |
1.2.1 折线突变模型 | 第13-14页 |
1.2.2 曲线渐变模型 | 第14-16页 |
1.3 基于时频域的非线性损伤识别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短时傅里叶变换 | 第16页 |
1.3.2 小波分析 | 第16-17页 |
1.3.3 基于HHT变换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7-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车桥耦合振动及裂缝模拟 | 第20-36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车桥耦合振动系统原理及实现 | 第20-26页 |
2.2.1 车辆模型选取 | 第20-22页 |
2.2.2 桥梁模型选取 | 第22-23页 |
2.2.3 车桥模型的耦合 | 第23-24页 |
2.2.4 有限元程序实现及验证 | 第24-26页 |
2.3 非线性裂缝模型 | 第26-30页 |
2.3.1 开口裂缝 | 第26-28页 |
2.3.2 曲率比呼吸裂缝模型 | 第28页 |
2.3.3 正弦函数呼吸裂缝模型 | 第28-30页 |
2.4 两种呼吸裂缝模型计算效果对比 | 第30-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3 HHT方法及其改进 | 第36-52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HHT变换原理 | 第36-37页 |
3.3 HHT变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 第37-49页 |
3.3.1 HHT变换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3.3.2 EMD分解中的模态混叠问题 | 第39-41页 |
3.3.3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 | 第41-43页 |
3.3.4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 | 第43-46页 |
3.3.5 白噪声参数影响讨论 | 第46-49页 |
3.4 HHT改进方法算例验证 | 第49-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简支梁桥裂缝的非线性损伤识别方法 | 第52-76页 |
4.1 引言 | 第52页 |
4.2 损伤识别方法的建立 | 第52-59页 |
4.2.1 结构响应信号时频特性分析 | 第52-57页 |
4.2.2 敏感IMF的选取方法 | 第57-58页 |
4.2.3 损伤识别步骤 | 第58-59页 |
4.3 算例验证 | 第59-65页 |
4.4 识别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65-74页 |
4.4.1 测试噪声影响 | 第65-66页 |
4.4.2 车辆参数的影响 | 第66-71页 |
4.4.3 多条裂缝工况下的损伤识别 | 第71-73页 |
4.4.4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损伤识别 | 第73-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76-77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