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法)论文

地理标志国际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3页
    1.2 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本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6-18页
第2章 地理标志基本理论分析第18-24页
    2.1 地理标志的涵义第18-20页
        2.1.1 地理标志在TRIPS中的界定第18-19页
        2.1.2 地理标志概念的延伸辨析第19-20页
    2.2 地理标志的特征及属性第20-21页
    2.3 地理标志的主要保护模式第21-24页
        2.3.1 专门立法保护模式第21-22页
        2.3.2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第22页
        2.3.3 商标法保护模式第22-24页
第3章 地理标志保护的源流第24-30页
    3.1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24-25页
    3.2 《制止商品产地虚假或欺骗性标记马德里协定》第25页
    3.3 《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第25-26页
    3.4 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相关规定第26页
    3.5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26-28页
    3.6 小结第28-30页
第4章 地理标志国际法律保护谈判的新态势第30-42页
    4.1 后TRIPS时代地理标志国际法律保护谈判的博弈第30-36页
        4.1.1 后TRIPS时代地理标志国际法律保护的谈判格局第31-34页
        4.1.2 后TRIPS时代地理标志国际法律保护的利益平衡第34-36页
    4.2 “TRIPS-递增”协定中地理标志保护条款的强势出击第36-38页
        4.2.1 欧盟主导的一系列“TRIPS-递增”协定第37页
        4.2.2 美国主导的TPP等“TRIPS-递增”协定第37-38页
    4.3 后TRIPS时代地理标志国际法律保护的发展趋势第38-42页
        4.3.1 地理标志的扩大保护第39页
        4.3.2 地理标志的多边注册第39-42页
第5章 国际保护视野下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完善与应对第42-48页
    5.1 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现状与不足第42-45页
        5.1.1 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现状第42-43页
        5.1.2 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不足第43-45页
    5.2 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模式的选择第45-46页
    5.3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与国际保护的衔接第46-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正与便民的司法审判信息化建设研究--以N区人民法院为例
下一篇:柬埔寨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