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社会变革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优化研究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12-21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背景第12-13页
        一、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第12页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选择第12-13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创新点第13-14页
        一、研究目的第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研究创新点第14页
    第三节 研究综述第14-18页
        一、国内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研究综述第14-16页
        二、国内外领导力发展的社会变革理论研究综述第16-18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8-21页
        一、研究思路第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21页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第21-29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第21-23页
        一、志愿服务第21-22页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第22-23页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第23-24页
        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关系学说第23页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第23-24页
    第三节 学生领导力发展的社会变革理论第24-29页
        一、社会变革理论的基本内容第25-26页
        二、社会变革理论的内在逻辑第26-27页
        三、社会变革理论的评估工具第27-29页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反思第29-44页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现状第29-34页
        一、总体情况第29-30页
        二、特色做法第30-32页
        三、工作成绩第32-34页
    第二节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问题第34-44页
        一、指导理念问题第34-35页
        二、价值观教育问题第35-36页
        三、操作细节问题第36-44页
第三章 社会变革理论的借鉴价值第44-52页
    第一节 社会变革理论更易于被学生接受第44-47页
        一、有利于话语转化第44-45页
        二、有利于形成价值观互动机制第45-46页
        三、有利于教育目标实现第46-47页
    第二节 社会变革理论注重培育引导价值观第47-50页
        一、突出价值观引领第47-48页
        二、有利于价值观落实第48-49页
        三、有利于处理价值关系第49-50页
    第三节 社会变革理论提供了客观科学的评估工具第50-52页
        一、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测量量表第50页
        二、弥补了传统主观式评估的不足第50-52页
第四章 社会变革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路径优化第52-61页
    第一节 工作理念指导路径优化第52-54页
        一、坚持高校立德树人基本要求第52-53页
        二、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第53页
        三、引导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第53-54页
    第二节 价值观引导路径优化第54-55页
        一、了解学生理性诉求,培育个体价值观第54页
        二、明确团队共享目标,激发团体价值观第54-55页
        三、整合社会总体环境,树立社会价值观第55页
    第三节 操作运行实施路径优化第55-61页
        一、重视宣传价值导向,明确招募对象志趣第56-57页
        二、创新培训内容形式,开发特色服务项目第57-58页
        三、健全科学考评机制,加强服务保障工作第58-61页
研究反思第61-62页
    一、研究不足第61页
    二、研究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3页
附录第73-81页
    附录一 社会变革理论的评估量表第73-77页
    附录二 访谈提纲第77-8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腐新常态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
下一篇: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