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广西扶贫领域腐败治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限度第16-17页
        1.4.1 创新之处第16页
        1.4.2 研究限度第16-17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7-21页
    2.1 概念界定第17-18页
        2.1.1 腐败的概念第17页
        2.1.2 扶贫领域腐败的概念第17-18页
        2.1.3 治理的概念第18页
    2.2 理论基础第18-21页
        2.2.1 治理理论第18-19页
        2.2.2 治理理论与扶贫领域腐败治理的关系第19-21页
第三章 广西扶贫领域腐败概况及成因分析第21-27页
    3.1 广西扶贫领域腐败概况分析第21-25页
        3.1.1 广西扶贫领域腐败的总体情况第21页
        3.1.2 广西扶贫领域腐败的主要特点第21-22页
        3.1.3 广西扶贫领域腐败的主要表现第22-23页
        3.1.4 广西扶贫领域腐败的现实危害第23-25页
    3.2 广西扶贫领域腐败成因分析第25-27页
        3.2.1 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第25页
        3.2.2 扶贫领域监管机制不完善第25-26页
        3.2.3 扶贫腐败行为的违法违纪成本低第26页
        3.2.4 贫困地区群众维权意识欠缺第26-27页
第四章 广西扶贫领域腐败治理现状及治理短板第27-33页
    4.1 广西扶贫领域腐败治理现状第27-29页
        4.1.1 专项治理工作扎实有力第27页
        4.1.2 层层压实责任落实到位第27-28页
        4.1.3 建章立制务实管用第28页
        4.1.4 协作共治初显成效第28-29页
    4.2 广西扶贫领域腐败治理短板第29-33页
        4.2.1 参与主体协同配合欠缺第29-30页
        4.2.2 制度建设尚不健全以及执行不力第30-31页
        4.2.3 监督惩治存在“宽、松、软”现象第31页
        4.2.4 对腐败新的变异问题关注不够第31-32页
        4.2.5 对反腐新信息技术运用不足第32-33页
第五章 外省扶贫领域腐败治理的经验借鉴第33-36页
    5.1 贵州扶贫领域腐败治理措施及其借鉴意义第33-34页
    5.2 云南扶贫领域腐败治理措施及其借鉴意义第34-36页
第六章 基于治理理论完善广西扶贫领域腐败治理体系的思路和对策第36-46页
    6.1 治理主体: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治理第36-38页
    6.2 治理客体:精准治理突出问题第38-39页
    6.3 治理方式:推进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第39页
    6.4 治理工具: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第39-40页
    6.5 治理保障:强化防腐治腐制度建设及执行力第40-43页
        6.5.1 健全扶贫领域腐败预防制度第41页
        6.5.2 构建扶贫领域反腐监督制度第41-43页
        6.5.3 完善扶贫领域治腐严惩制度第43页
    6.6 治理环境:营造扶贫领域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第43-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51页
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饱和多孔介质弹塑性、局部化与断裂问题的多尺度有限元方法研究
下一篇:论武术教育的文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