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一般理论论文--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论文

“行政发包制”模式下的医患关系研究--基于深圳市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2-15页
ABSTRACT第15-18页
1 导论第19-3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9-2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9页
        1.1.2 研究意义第19-21页
    1.2 文献综述第21-26页
        1.2.1 国外医患关系研究文献综述第21-24页
        1.2.2 国内医患关系研究文献综述第24-26页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结构第26-28页
        1.3.1 基本思路第26-27页
        1.3.2 篇章结构第27-28页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8-29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28页
        1.4.2 问卷调查法第28-29页
        1.4.3 深入访谈和参与观察法第29页
    1.5 论文的重点、难点第29-30页
        1.5.1 论文的重点第29页
        1.5.2 论文的难点第29-30页
    1.6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30-31页
        1.6.1 论文的创新点第30页
        1.6.2 论文的不足第30-31页
2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和基本命题第31-43页
    2.1 论文的核心概念界定第31-37页
        2.1.1 行政发包制第31-36页
        2.1.2 医患关系第36-37页
    2.2 论文的理论基础第37-39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37-38页
        2.2.2 激励理论第38-39页
    2.3 论文的基本命题第39-43页
        2.3.1 第一个命题:行政发包制带来了医院和医生的激励扭曲第40-41页
        2.3.2 第二个命题:行政发包制是造成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体制性原因第41页
        2.3.3 第三个命题:改善医患关系应从根源上重塑医院和医生激励机制第41-43页
3 深圳市医患关系现状与问题实证分析第43-64页
    3.1 患者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现状分析第43-52页
        3.1.1 被访患者基本情况第43-44页
        3.1.2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分析第44-52页
    3.2 医生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现状分析第52-61页
        3.2.1 被访医生基本情况第52页
        3.2.2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分析第52-61页
    3.3 医患关系现状研究的基本结论第61-64页
        3.3.1 患者视角下的医患关系核心问题聚焦第61-62页
        3.3.2 医生视角下的医院关系核心问题聚焦第62-64页
4 行政发包制下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医患关系分析第64-102页
    4.1 深圳市医疗机构资源及其利用效率第64-91页
        4.1.1 深圳市医疗机构资源第64-71页
        4.1.2 医疗服务利用情况分析第71-77页
        4.1.3 深圳市卫生体系发展评价分析第77-91页
    4.2 深圳市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与分级诊疗体系格局第91-98页
        4.2.1 深圳市社康中心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地方政策试验第92-96页
        4.2.2 深圳市家庭医生服务存在的问题第96-98页
    4.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医患关系分析的基本结论第98-102页
        4.3.1 医疗资源的非均衡配置是深圳市医疗卫生体系的突出特征第98-99页
        4.3.2 医疗资源的非均衡配置造成看病难的根源所在第99-101页
        4.3.3 医疗资源的非均衡配置导致了诱导需求的问题第101-102页
5 行政发包制下公立医院治理模式与医患关系分析第102-130页
    5.1 深圳市C区医院治理模式分析第102-110页
        5.1.1 深圳市C区医院概况第102页
        5.1.2 财政分成与绩效激励第102-105页
        5.1.3 定价扭曲与角色错位第105-106页
        5.1.4 激励扭曲与行为失范第106-110页
    5.2 深圳市C区医院医患纠纷处理分析第110-127页
        5.2.1 逐级发包与层层施压:医患纠纷处理行政任务化第111-114页
        5.2.2 一般纠纷处理:缓和的表象第114-119页
        5.2.3 重大纠纷处理:不对等的博弈第119-127页
    5.3 公立医院治理模式与医患关系分析的基本结论第127-130页
        5.3.1 行政发包制下的激励扭曲是造成看病贵的根源第127-128页
        5.3.2 行政发包制下的激励扭曲使医患纠纷体制化第128-130页
6 行政发包制下医患关系改善的罗湖样本第130-140页
    6.1 罗湖区改革之制度设计第130-137页
        6.1.1 罗湖区改革之政府职能转变第132-133页
        6.1.2 罗湖区改革之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第133-134页
        6.1.3 罗湖区改革之医保支付方式变革第134-135页
        6.1.4 罗湖区改革之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第135页
        6.1.5 罗湖区改革之社康中心改革第135-137页
    6.2 罗湖区改革的评价第137-140页
        6.2.1 罗湖区改革的成效第137-138页
        6.2.2 罗湖区改革的问题第138-139页
        6.2.3 罗湖区改革的启示第139-140页
7 研究结论与讨论第140-150页
    7.1 行政发包制与医患关系分析的基本结论第140-143页
        7.1.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扭曲与医患关系分析第141页
        7.1.2 政府医疗定价扭曲与医患关系分析第141页
        7.1.3 医生工资激励扭曲与医患关系分析第141-142页
        7.1.4 患者自由选择扭曲与医患关系分析第142-143页
    7.2 改善医患关系的制度性改革路径分析第143-146页
        7.2.1 厘清政府与医院的责权利划分第143-144页
        7.2.2 建立合理有效的医院补偿机制第144-145页
        7.2.3 理顺医生的激励机制第145-146页
    7.3 改善医患关系的优化措施第146-150页
        7.3.1 加强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和医责险分担机制建设第146页
        7.3.2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信息公开第146-147页
        7.3.3 改善医疗服务流程和患者体验第147-148页
        7.3.4 完善社会力量办医政策,增强医疗服务供给第148-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第160-161页
后记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主动避撞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下一篇:汽车低速正面碰撞仿真分析及吸能部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