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导论 | 第9-22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1.3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 1.4 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 2 武汉市R中学某班级社工课堂控制现状 | 第22-30页 |
| 2.1 被介入群体、介入环境及背景介绍 | 第22-23页 |
| 2.2 社工课堂流程 | 第23-26页 |
| 2.3 社工课堂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 2.4 社工课堂控制方式的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 3 关系建立阶段—意义控制为主,规范控制为辅 | 第30-37页 |
| 3.1 主要控制问题 | 第30-31页 |
| 3.2 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 3.3 主导方式 | 第33-35页 |
| 3.4 控制效果 | 第35-37页 |
| 4 问题介入阶段—规范控制与意义控制并重 | 第37-45页 |
| 4.1 主要控制问题 | 第37-39页 |
| 4.2 影响因素 | 第39-41页 |
| 4.3 主导方式 | 第41-43页 |
| 4.4 控制效果 | 第43-45页 |
| 5 服务效果巩固与离别阶段—意义控制为主,少规范控制 | 第45-48页 |
| 5.1 主要控制问题 | 第45-46页 |
| 5.2 影响因素 | 第46页 |
| 5.3 主导方式 | 第46-47页 |
| 5.4 控制效果 | 第47-48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8-53页 |
| 6.1 结论 | 第48-49页 |
| 6.2 讨论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