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股东会决议不存在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 第13-21页 |
| 第一节 股东会决议不存在制度的入法趋势 | 第13-15页 |
| 一、我国关于股东会决议瑕疵的法制变迁 | 第13-14页 |
| 二、股东会决议不存在之诉入法的实践需求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股东会决议不存在制度的学理研究 | 第15-21页 |
| 一、主流观点:“决议不存在”等同于“决议不成立” | 第15-16页 |
| 二、对主流观点的质疑 | 第16-21页 |
| 第二章 决议不存在制度的域外立法例及司法现状 | 第21-38页 |
| 第一节 日本决议不存在制度之立法、学说及判例 | 第22-31页 |
| 一、立法沿革 | 第22-24页 |
| 二、学说与判例 | 第24-31页 |
| 第二节 台湾决议不存在之诉的学说与判例 | 第31-35页 |
| 一、决议瑕疵的非法定类型——决议不存在 | 第31-33页 |
| 二、决议不存在情形的学理与判例 | 第33-35页 |
| 第三节 德国无决议不存在之诉 | 第35-36页 |
| 第四节 小结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股东会决议不存在制度的构建 | 第38-45页 |
| 第一节 决议不存在制度的理论依据再构建 | 第38-41页 |
| 一、实体法上的依据 | 第39-40页 |
| 二、诉讼法上的依据 | 第40-41页 |
| 第二节 对司法解释相关规定及司法操作的建议 | 第41-45页 |
| 一、列举情形应增加“召开过股东会但存在严重程序瑕疵” | 第41-43页 |
| 二、原告为有诉的利益者 | 第43-44页 |
| 三、股东与第三人间的利益平衡 | 第44-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