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改进的势场法和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移动机器人概述第11-12页
        1.1.1 机器人定义及分类第11页
        1.1.2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1.2 导航与定位第12-14页
        1.2.1 机器人导航方式第13页
        1.2.2 机器人导航技术发展第13-14页
    1.3 路径规划概述第14-19页
        1.3.1 路径规划方法分类第14-15页
        1.3.2 路径规划方法第15-18页
        1.3.3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发展趋势第18-19页
    1.4 本文主要工作第19-23页
第2章 基于人工势场算法的静态路径规划研究第23-39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环境建模第23-26页
        2.2.1 环境建模概述第23页
        2.2.2 环境建模方法第23-26页
    2.3 移动机器人栅格空间建模第26-31页
        2.3.1 栅格粒度的确定第26-27页
        2.3.2 栅格空间的表示第27-30页
        2.3.3 改进的栅格编码新方法第30-31页
    2.4 传统人工势场法的阐述第31-34页
        2.4.1 人工势场法基本原理第31页
        2.4.2 人工势场模型第31-34页
    2.5 改进人工势场法第34-36页
        2.5.1 改进斥力势场函数第34-35页
        2.5.2 设置子目标点法第35-36页
    2.6 仿真实验及其对比第36-37页
    2.7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第39-53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群体智能概述第39-41页
        3.2.1 群智能第39-40页
        3.2.2 群智能行为的基本原则与特点第40-41页
        3.2.3 群智能优化算法第41页
    3.3 粒子群优化算法第41-45页
        3.3.1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数学模型第42-44页
        3.3.2 粒子群优化算法流程第44-45页
    3.4 粒子群算法的改进第45-48页
        3.4.1 带惯性权重系数的PSO算法模型第45-47页
        3.4.2 压缩因子法第47页
        3.4.3 离散的PSO算法模型第47-48页
    3.5 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的比较第48页
    3.6 仿真实验及其对比分析第48-52页
    3.7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4章 基于改进势场法和粒子群融合算法的动态机器人路径规划第53-65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改进的人工势场法第53-59页
        4.2.1 改进势场函数及其推导第53-56页
        4.2.2 局部最小问题分析第56-58页
        4.2.3 引入“逃脱力第58-59页
    4.3 改进势场法与粒子群算法的融合第59-60页
    4.4 仿真实验及分析第60-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5.1 结论第65页
    5.2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切换串级系统方法的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的输出跟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