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床主轴系统关键部件静动态分析及优化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10页 |
1.2 机床主轴系统特点与发展 | 第10-11页 |
1.3 主轴特性分析与优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机床主轴特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2 机床主轴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4-17页 |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1.4.2 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机床三维建模 | 第18-28页 |
2.1 机床三维建模 | 第18-27页 |
2.1.1 了解机床整体性能 | 第18-19页 |
2.1.2 虚拟加工环境建模 | 第19-20页 |
2.1.3 三维建模的方法 | 第20-21页 |
2.1.4 UG软件简介 | 第21页 |
2.1.5 机床在UG中的三维建模装配 | 第21-27页 |
2.2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轴承刚度分析 | 第28-42页 |
3.1 有限元法简介 | 第28-32页 |
3.1.1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 第28-29页 |
3.1.2 APDL简介 | 第29页 |
3.1.3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 第29-32页 |
3.2 接触问题的基本理论 | 第32-33页 |
3.2.1 弹性赫兹理论 | 第32-33页 |
3.2.2 轴承的刚度计算公式 | 第33页 |
3.3 接触问题有限元解法 | 第33-35页 |
3.3.1 接触问题的非线性 | 第34页 |
3.3.2 基于ANSYS的接触问题解法 | 第34-35页 |
3.4 角接触球轴承刚度分析 | 第35-41页 |
3.4.1 确定建模方案 | 第35-36页 |
3.4.2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36-37页 |
3.4.3 网格划分 | 第37页 |
3.4.4 基于APDL创建接触对 | 第37-39页 |
3.4.5 定义边界条件及加载 | 第39-40页 |
3.4.6 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主轴的有限元分析 | 第42-62页 |
4.1 主轴的静力学分析 | 第42-50页 |
4.1.1 静力学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 第42-43页 |
4.1.2 主轴有限元模型方案的确定 | 第43-47页 |
4.1.3 创建有限元模型 | 第47-49页 |
4.1.4 静力分析结果 | 第49-50页 |
4.2 主轴的模态分析 | 第50-55页 |
4.2.1 基于ANSYS模态分析简述 | 第50-51页 |
4.2.2 基于ANSYS的机床主轴模态分析 | 第51-54页 |
4.2.3 主轴的临界转速分析 | 第54-55页 |
4.3 主轴的谐响应分析 | 第55-61页 |
4.3.1 谐响应分析概述 | 第55页 |
4.3.2 基于ANSYS的主轴谐响应分析 | 第55-61页 |
4.3.3 提高主轴动态特性的措施 | 第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主轴结构优化设计 | 第62-72页 |
5.1 优化设计方法简介 | 第62-64页 |
5.1.1 优化设计基本概念 | 第62-63页 |
5.1.2 优化设计方法 | 第63-64页 |
5.2 优化设计步骤 | 第64-65页 |
5.3 基于ANSYS的主轴结构优化 | 第65-69页 |
5.3.1 主轴优化数学模型 | 第65-66页 |
5.3.2 参数化模型的建立 | 第66-68页 |
5.3.3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68-69页 |
5.4 优化结果 | 第69-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