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15-24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5-16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18-24页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 | 第24-26页 |
一、视角创新 | 第24-25页 |
二、观点创新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6-40页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6-31页 |
一、医患关系 | 第26-27页 |
二、角色与媒介角色 | 第27-3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第31-40页 |
一、媒体与医患关系研究综述 | 第31-34页 |
二、健康传播与医患关系研究综述 | 第34-35页 |
三、媒介角色研究综述 | 第35-38页 |
四、研究评述 | 第38-40页 |
第三章 三大纸媒医患关系报道的内容分析 | 第40-58页 |
第一节 医患关系报道形态分析 | 第40-45页 |
一、报道数量:先陡升,后缓降 | 第40-42页 |
二、报道篇幅:以中度篇幅居多 | 第42-43页 |
三、报道体裁:以通讯居多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医患关系报道内容分析 | 第45-56页 |
一、消息来源:偏听“医方”声音,忽视“患方”声音 | 第45-48页 |
二、报道倾向:整体上较为中立 | 第48-52页 |
三、报道议题:注重健康理性观念的表达 | 第52-56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我国医患关系报道中媒介角色的多元呈现 | 第58-79页 |
第一节 医患关系报道中的媒介角色期望 | 第58-61页 |
一、信息传递员 | 第59页 |
二、释疑解惑员 | 第59-60页 |
三、舆论引导员 | 第60-61页 |
四、社会鼓动员 | 第61页 |
第二节 医患关系报道中媒介角色的宏观呈现 | 第61-65页 |
一、信息解释与扩散者:传播性角色 | 第62页 |
二、引导反思者:引导性角色 | 第62-63页 |
三、社会动员者:动员性角色 | 第63-64页 |
四、角色丛:多重角色的融合 | 第64-65页 |
第三节 医患关系报道中媒介角色的微观呈现 | 第65-74页 |
一、作为医患纠纷事件的记录者/传播者 | 第65-66页 |
二、作为医患调查数据的提供者 | 第66-67页 |
三、作为医患政策的解读者/推行者 | 第67-68页 |
四、作为医患纠纷后的反思者 | 第68-70页 |
五、作为健康理性观念的引导者 | 第70-71页 |
六、作为良好医患形象的塑造者 | 第71-72页 |
七、作为和谐医患价值观的倡导者 | 第72-74页 |
第四节 我国医患关系报道中媒介角色失范的表现 | 第74-77页 |
一、医患关系“刻板印象的制造者” | 第74-75页 |
二、医患冲突“不良行为的示范者” | 第75-77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医患关系报道的可行性路径 | 第79-85页 |
一、政府路径:完善体制改革,规范政策法规 | 第79-81页 |
二、媒体路径:“双路”合并,形成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准则的角色意识 | 第81-83页 |
三、公众路径:培养公众的媒介素养 | 第83-85页 |
结语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96页 |
附录B:三大纸媒医患关系报道编码表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