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力学论文--理论力学(一般力学)论文--动力学论文--多体系统动力学论文

含多端点梁系统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多体系统动力学第10-11页
        1.2.2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第11-12页
        1.2.3 多端点梁的动力学建模第12-14页
    1.3 本文内容安排第14-15页
2 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第15-28页
    2.1 状态矢量定义第15页
    2.2 多体系统Riccati传递矩阵法求解步骤第15-17页
    2.3 体元件Riccati传递方程一般形式第17-19页
    2.4 铰元件Riccati传递方程一般形式第19-20页
    2.5 刚体元件传递方程和几何方程第20-23页
    2.6 常见铰元件基本方程第23-27页
        2.6.1 空间固结铰第23-24页
        2.6.2 空间转动铰第24-25页
        2.6.3 空间滑移铰第25-26页
        2.6.4 空间虚铰第26-27页
    2.7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多端点梁元件Riccati传递方程第28-42页
    3.1 梁的模态计算第28-34页
        3.1.1 假设模态的求解第28-30页
        3.1.2 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求解第30-34页
    3.2 坐标系定义第34-35页
    3.3 多端点梁的运动学方程第35-36页
    3.4 多端点梁的动力学方程第36-39页
    3.5 多端点梁的Riccati传递方程第39-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考虑“动力刚化”效应的多端点梁元件Riccati传递方程第42-50页
    4.1 考虑“动力刚化”效应多端点梁的运动学方程第42-44页
    4.2 考虑“动力刚化”效应多端点梁的动力学方程第44-47页
    4.3 考虑“动力刚化”效应多端点梁的Riccati传递方程第47-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数值仿真第50-65页
    5.1 中心刚体-梁系统第50-53页
        5.1.1 已知驱动角速度第51-52页
        5.1.2 已知驱动力矩第52-53页
    5.2 机械臂系统第53-58页
        5.2.1 含单端输入单端输出梁的机械臂第53-56页
        5.2.2 含两端输入单端输出梁的机械臂第56-58页
    5.3 航天器系统第58-62页
    5.4 一般树形系统第62-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总结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录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拟教学演练对职前科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美国CAEP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