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朝贡与互市:明代华夷秩序的盛衰演变--以明朝与东南亚关系为中心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言第11-29页
    (一)论文选题理由及意义第11-13页
    (二)东南亚概念界定第13-14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第14-27页
        1.国内相关研究第14-24页
        2.国外相关研究第24-27页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第27-29页
一、明初在东南亚华夷秩序的构建第29-47页
    (一)洪武时期的南海政策第29-35页
        1.包容性外交政策——“怀柔”政策第29-34页
        2.限定性外交政策——朝贡规范的制定第34-35页
    (二)永乐时期对东南亚国家的招徕第35-39页
        1.怀柔政策的扩展第36-38页
        2.武力政策的强化第38-39页
    (三)明初华夷秩序的建构第39-47页
        1.“华夷秩序”的概念诠释第39-41页
        2.华夷秩序的发展与嬗变第41-43页
        3.华夷秩序的多重面相第43-47页
二、明前期“贡市合一”与东南亚朝贡关系的发展第47-75页
    (一)明前期“贡市一体化”的形成第47-58页
        1.“朝贡”“朝贡贸易”与“互市”第47-49页
        2.海禁背景下的贡市合一第49-56页
        3.“贡市一体化”的出现第56-58页
    (二)明前期东南亚地区的局势第58-65页
        1.安南的政权更迭第58-61页
        2.爪哇满者伯夷王朝的兴衰第61-63页
        3.三佛齐的衰亡与满剌加的兴起第63-65页
    (三)朝贡贸易的兴盛与危机第65-75页
        1.洪武时期:朝贡贸易的酝酿第65-68页
        2.永宣时期:朝贡贸易的高涨第68-71页
        3.正统以后:朝贡贸易的衰退第71-75页
三、明后期“贡市分离”与东南亚朝贡关系的衰落第75-94页
    (一)明后期对外政策的调整第75-80页
        1.正德“抽分”第75-77页
        2.隆庆“开关”第77-79页
        3.明廷的“冷淡”第79-80页
    (二)“贡市分离”与私人海外贸易兴起第80-87页
        1.正德至嘉靖年间:私人贸易的时紧时松第81-83页
        2.隆庆以后:私人贸易蓬勃发展第83-86页
        3.朝贡贸易的持续衰弱第86-87页
    (三)西方殖民者东来第87-94页
        1.满剌加的灭亡第87-90页
        2.西班牙、荷兰、英国的东扩第90-94页
四、明代华夷秩序的虚与实第94-114页
    (一)东南亚地区对华夷秩序的有限认可第94-99页
        1.形式上的“受封”第95-97页
        2.“朝贡”的名号第97-98页
        3.特殊时期的“求援”第98-99页
    (二)明朝对华夷秩序的想象与现实第99-105页
        1.君主华夷与畏而不敬第100-102页
        2.一视同仁与差别对待第102-103页
        3.称臣纳贡与抵触入贡第103-105页
    (三)虚实一体的华夷秩序第105-114页
        1.东南亚国家与明朝朝贡关系的划分第106-108页
        2.实力与利益——华夷秩序的两大支柱第108-110页
        3.真实还是虚幻?第110-114页
结语第114-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8页
    (一)古籍与史料汇编第117-118页
    (二)专著与论文集第118-120页
    (三)期刊论文第120-125页
    (四)学位论文第125页
    (五)译著、译文与英文资料第125-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社会治安组织“志愿失灵”问题研究
下一篇:《欧盟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竞争型创新生态系统所采取的措施》(节选)英汉翻译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