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退休干部社会适应的个案研究--以兰州市J社区为例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一)针对退休人员适应性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二)针对积极老龄化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三)针对退休综合症的研究 | 第16页 |
(四)简评 | 第16-17页 |
四、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一)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页 |
(二)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 第17页 |
(三)角色理论 | 第17-18页 |
(四)优势视角 | 第18页 |
(五)再社会适应理论 | 第18-19页 |
五、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一)个案工作 | 第19页 |
(二)离退休干部 | 第19页 |
(三)离退休综合症 | 第19-20页 |
(四)社会适应 | 第20页 |
六、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七、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21-22页 |
(一)研究重点 | 第21页 |
(二)研究难点 | 第21页 |
(三)研究创新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城市退休干部社会适应的背景及现状 | 第22-26页 |
一、兰州市J社区城市退休干部的基本情况 | 第22页 |
(一)兰州市七里河区J社区概述 | 第22页 |
(二)关于J社区退休干部社会适应的调查 | 第22页 |
二、城市退休干部社会适应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2-24页 |
(一)城市退休干部的心理状况 | 第22-23页 |
(二)城市退休干部的身体状况 | 第23-24页 |
(三)城市退休干部的其他问题 | 第24页 |
三、城市退休干部社会适应问题的产生原因 | 第24-26页 |
(一)个人因素 | 第24-25页 |
(二)家庭因素 | 第25页 |
(三)社会因素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城市退休干部社会适应的个案研究分析 | 第26-34页 |
一、个案情况与背景 | 第26页 |
二、接案与关系建立 | 第26-29页 |
(一)与案主的沟通 | 第27页 |
(二)与案主母亲的沟通 | 第27-28页 |
(三)与案主丈夫和案主的沟通 | 第28页 |
(四)与案主女儿的沟通 | 第28-29页 |
三、案主资料与问题评估 | 第29-34页 |
(一)案主自身的问题 | 第30-31页 |
(二)家庭方面的问题 | 第31页 |
(三)问题评估 | 第31-32页 |
(四)相关理论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城市退休干部社会适应的个案介入过程 | 第34-47页 |
一、制定计划 | 第34-36页 |
二、介入过程 | 第36-45页 |
(一)第一阶段介入 | 第36-40页 |
(二)第二阶段介入 | 第40-43页 |
(三)第三阶段介入 | 第43-45页 |
三、结案与评估 | 第45-47页 |
第五章 解决城市退休干部社会适应问题的相关对策 | 第47-50页 |
一、个人角度 | 第47页 |
二、家庭角度 | 第47-48页 |
三、社区角度 | 第48页 |
四、社会角度 | 第48-49页 |
五、社会工作角度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件一 | 第54-55页 |
附件二 | 第55-59页 |
附件三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