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34页 |
1.1 石墨插层化合物 | 第8-17页 |
1.1.1 石墨插层化合物简介 | 第8-10页 |
1.1.2 石墨插层化合物的制备 | 第10-16页 |
1.1.3 石墨插层化合物的表征 | 第16-17页 |
1.2 石墨的剥离 | 第17-23页 |
1.2.1 剥离机理 | 第17-18页 |
1.2.2 机械剥离法 | 第18-22页 |
1.2.3 热剥离法 | 第22页 |
1.2.4 电化学剥离法 | 第22-23页 |
1.2.5 石墨热猝灭法 | 第23页 |
1.2.6 超临界流体剥离法 | 第23页 |
1.3 石墨烯与CO_2加氢反应 | 第23-25页 |
1.3.1 石墨烯 | 第23-24页 |
1.3.2 CO_2加氢反应 | 第24-25页 |
1.4 选题思路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4页 |
第二章 石墨插层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4-65页 |
2.1 前言 | 第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8页 |
2.2.1 实验药品 | 第34-35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2.2.3 实验过程 | 第35-3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8-63页 |
2.3.1 熔盐法制备石墨插层化合物的XRD表征 | 第38-42页 |
2.3.2 干态乙醇浸渍法制备石墨插层化合物的XRD表征 | 第42-44页 |
2.3.3 湿态乙醇浸渍法制备石墨插层化合物的XRD表征 | 第44-45页 |
2.3.4 不同制备方法产物的XRD表征 | 第45页 |
2.3.5 氢析出(HER)性能表征 | 第45-53页 |
2.3.6 醇氧化性能(EOR)表征 | 第53-56页 |
2.3.7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CV稳定性能测试 | 第56-58页 |
2.3.8 XRF表征 | 第58页 |
2.3.9 SEM扫描电镜图表征 | 第58-59页 |
2.3.10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 | 第59-60页 |
2.3.11 锂空气电池性能 | 第60-61页 |
2.3.12 氯化铁石墨层间化合物的XPS表征 | 第61-63页 |
2.4 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第三章 石墨的剥离与表征 | 第65-76页 |
3.1 前言 | 第6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5-68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65-66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66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66-68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8-74页 |
3.3.1 超声法剥离可膨胀石墨的紫外吸收光谱表征 | 第68页 |
3.3.2 超声法剥离膨胀石墨的紫外吸收光谱表征 | 第68-69页 |
3.3.3 超声法8000目石墨的紫外吸收光谱表征 | 第69-70页 |
3.3.4 溶剂NMP对三种石墨剥离效果的紫外表征 | 第70-71页 |
3.3.5 溶剂DMF对三种石墨剥离效果的紫外表征 | 第71页 |
3.3.6 溶剂乙醇对三种石墨剥离效果的紫外表征 | 第71-72页 |
3.3.7 溶剂IPA/water对三种石墨剥离效果的紫外表征 | 第72-73页 |
3.3.8 石墨的SEM表征 | 第73-74页 |
3.4 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第四章 石墨烯与CO_2加氢反应 | 第76-94页 |
4.1 前言 | 第7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6-80页 |
4.2.1 实验药品 | 第76-77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77页 |
4.2.3 实验过程 | 第77-80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0-93页 |
4.3.1 不同方法制备材料的微反表征 | 第80-84页 |
4.3.2 反应温度对CO_2加氢还原的影响 | 第84-85页 |
4.3.3 ZnO尺寸对CO_2加氢还原的影响 | 第85-86页 |
4.3.4 催化剂材料的XRD表征 | 第86-90页 |
4.3.5 催化剂材料的SEM表征 | 第90-93页 |
4.4 小结 | 第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