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分析方法 | 第13-14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滚动轴承故障原理及实验操作台介绍 | 第15-23页 |
2.1 滚动轴承基本故障类型及形成原因 | 第15-16页 |
2.2 滚动轴承故障信号振动原理 | 第16页 |
2.3 滚动轴承典型故障类型及其特征频率计算 | 第16-21页 |
2.3.1 典型故障类型 | 第16-19页 |
2.3.2 故障特征频率计算 | 第19-21页 |
2.4 实验操作台介绍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局部均值分解和共振解调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 | 第23-37页 |
3.1 传统共振解调方法的基本原理、不足之处以及改进办法 | 第23-25页 |
3.2 所用已有方法介绍 | 第25-27页 |
3.2.1 局部均值分解算法原理 | 第25-26页 |
3.2.2 谱峭度理论 | 第26-27页 |
3.3 基于局部均值分解和共振解调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 第27页 |
3.4 故障信号的MATLAB仿真分析 | 第27-31页 |
3.5 实测数据实验分析 | 第31-36页 |
3.5.1 滚动轴承外圈故障实验分析 | 第31-33页 |
3.5.2 滚动轴承内圈故障实验分析 | 第33-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基于LabVIEWRT的滚动轴承实时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 第37-55页 |
4.1 整体系统设计方案 | 第37-38页 |
4.2 系统硬件设备的选型 | 第38-42页 |
4.2.1 实时目标机的选择 | 第39-40页 |
4.2.2 传感器的选择 | 第40-41页 |
4.2.3 采集卡的选型 | 第41-42页 |
4.3 系统软件平台设计 | 第42-46页 |
4.3.1 登录界面 | 第43-44页 |
4.3.2 主界面 | 第44-45页 |
4.3.3 数据采集模块 | 第45-46页 |
4.3.4 故障诊断模块 | 第46页 |
4.4 故障诊断系统程序设计 | 第46-49页 |
4.4.1 基于改进共振解调法的离线故障分析程序框图设计 | 第46-48页 |
4.4.2 基于改进共振解调法的实时故障分析程序框图设计 | 第48-49页 |
4.5 改进共振解调法在实时故障诊断系统中的验证 | 第49-54页 |
4.5.1 外圈故障 | 第51-52页 |
4.5.2 内圈故障 | 第52-5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系统设计 | 第55-72页 |
5.1 前言 | 第55-56页 |
5.2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第56-57页 |
5.3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第57-63页 |
5.3.1 电源电路模块 | 第57-58页 |
5.3.2 数据采集模块 | 第58-59页 |
5.3.3 数据处理模块 | 第59-60页 |
5.3.4 以太网接口模块 | 第60-62页 |
5.3.5 PCB模块设计 | 第62-63页 |
5.4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第63-70页 |
5.4.1 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64-67页 |
5.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67-70页 |
5.5 改进的共振解调法在嵌入式设计系统中的验证 | 第70-7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2-7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