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2.2 框架结构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19页 |
2.1 激励机制的含义与作用 | 第14-16页 |
2.1.1 激励机制的含义 | 第14-15页 |
2.1.2 激励机制的作用 | 第15-16页 |
2.2 主要的激励理论 | 第16-17页 |
2.3 科研技术类员工的概念及特点 | 第17-19页 |
2.3.1 科研技术类员工的概念 | 第17-18页 |
2.3.2 科研技术类员工的特点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激励机制建设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 第19-27页 |
3.1 渤海钻探工程院科研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建设现状 | 第19页 |
3.2 问卷调查 | 第19-22页 |
3.2.1 问卷设计背景 | 第20页 |
3.2.2 问卷设计内容 | 第20页 |
3.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20页 |
3.2.4 问卷的分析统计 | 第20-22页 |
3.3 渤海钻探工程院科研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7页 |
3.3.1 激励机制缺乏针对性 | 第23页 |
3.3.2 薪酬机制不合理 | 第23-24页 |
3.3.3 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 | 第24-25页 |
3.3.4 员工培训与开发投入不足 | 第25页 |
3.3.5 职业生涯管理不完善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激励机制建设优化原则与模型建立 | 第27-31页 |
4.1 渤海钻探工程院科研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建设优化原则 | 第27-28页 |
4.1.1 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 第27页 |
4.1.2 坚持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 第27页 |
4.1.3 坚持公平与公正的原则 | 第27页 |
4.1.4 坚持差异化激励的原则 | 第27-28页 |
4.1.5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8页 |
4.2 激励模型建立 | 第28-31页 |
4.2.1 保障机制 | 第29-30页 |
4.2.2 动力机制 | 第30页 |
4.2.3 维持机制 | 第30页 |
4.2.4 约束机制 | 第30页 |
4.2.5 支撑体系 | 第30-31页 |
第五章 激励机制建设的优化方案 | 第31-39页 |
5.1 构筑科学的薪酬福利激励机制 | 第31-32页 |
5.1.1 建立公平薪酬体系 | 第31页 |
5.1.2 建立绩效薪酬体系 | 第31-32页 |
5.1.3 差别化的薪酬激励 | 第32页 |
5.1.4 设置多样化福利项目 | 第32页 |
5.2 完善员工培训制度 | 第32-34页 |
5.2.1 建立完善的科研技术类员工培训体系 | 第32-33页 |
5.2.2 加大科研技术类员工培训投入力度 | 第33-34页 |
5.2.3 加强培训后的考核 | 第34页 |
5.2.4 创新科研技术类员工培训新模式 | 第34页 |
5.3 完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 第34-36页 |
5.3.1 绩效考核指标科学性 | 第35页 |
5.3.2 绩效考核持续性 | 第35页 |
5.3.3 绩效考核奖惩公平性 | 第35-36页 |
5.4 完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制度 | 第36-37页 |
5.4.1 增强员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 | 第36页 |
5.4.2 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 第36-37页 |
5.4.3 建立多渠道的员工晋升机制 | 第37页 |
5.5 推行良好的企业文化 | 第37-39页 |
5.5.1 树立现代共赢价值观,并把它作为指导企业服务与发展的宗旨 | 第37-38页 |
5.5.2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建立起人性化的管理氛围 | 第38页 |
5.5.3 加强管理与沟通,提高企业员工的满意度 | 第38页 |
5.5.4 强化精神激励,培养员工本位思想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