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返还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彩礼概述 | 第10-17页 |
(一)彩礼的含义和特征 | 第10-11页 |
1.含义 | 第10-11页 |
2.特征 | 第11页 |
(二)彩礼的历史演进 | 第11-13页 |
(三)彩礼能够存续的原因 | 第13-14页 |
1.历史原因 | 第13页 |
2.社会原因 | 第13-14页 |
(四)彩礼的法律属性 | 第14-17页 |
1.一般赠予说 | 第14-15页 |
2.婚约的契约说 | 第15页 |
3.附义务赠予说 | 第15页 |
4.证约定金说 | 第15页 |
5.附解除条件赠予说 | 第15-16页 |
6.本文的观点 | 第16-17页 |
二、彩礼的现状 | 第17-20页 |
(一)社会现状 | 第17-19页 |
1.给付彩礼是普遍存在的 | 第17-18页 |
2.彩礼给付的数额在急剧的增加 | 第18-19页 |
3.人们对于彩礼的认识出现差异 | 第19页 |
4.彩礼纠纷日益增多 | 第19页 |
(二)法律现状 | 第19-20页 |
三、彩礼返还制度的缺陷 | 第20-26页 |
(一)缺乏基本指导原则 | 第20-21页 |
(二)相关法律概念不明确 | 第21-25页 |
1.诉讼主体不确定 | 第21-22页 |
2.彩礼返还范围不确定 | 第22-23页 |
3.生活困难标准不明确 | 第23-24页 |
4.彩礼返还证据认定困难 | 第24页 |
5.诉讼时效不明确 | 第24-25页 |
(三)裁判尺度不统一 | 第25页 |
(四)缺少对风俗习惯的考虑 | 第25-26页 |
(五)调解制度使用不足 | 第26页 |
四、我国彩礼返还制度的完善 | 第26-36页 |
(一)完善彩礼返还立法的意义 | 第26-27页 |
(二)彩礼返还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7-28页 |
1.公平原则 | 第27-28页 |
2.过错责任原则 | 第28页 |
3.保护婚姻自由原则 | 第28页 |
(三)明确相关法律概念 | 第28-32页 |
1.明确诉讼主体 | 第28-29页 |
2.明确彩礼范围 | 第29-30页 |
3.明确生活困难的标准 | 第30-31页 |
4.明确证据的认定标准和举证责任 | 第31-32页 |
5.明确诉讼时效 | 第32页 |
(四)统一裁判尺度 | 第32-33页 |
(五)尊重社会风俗习惯 | 第33页 |
(六)加强调解的适用 | 第33-34页 |
(七)发挥案例指导的作用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