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10-12页 |
1.3.1 基本思路 | 第10-11页 |
1.3.2 框架结构图 | 第11-12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理论概述 | 第13-20页 |
2.1 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2.2 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理论的演进 | 第14-17页 |
2.2.1 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产生 | 第15页 |
2.2.2 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发展 | 第15-16页 |
2.2.3 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成熟与完善 | 第16-17页 |
2.3 优化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2.3.1 知识结构 | 第17页 |
2.3.2 能力结构 | 第17-18页 |
2.3.3 职业素质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H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32页 |
3.1 服装设计专业概述 | 第20-21页 |
3.1.1 服装设计专业的相关简介 | 第20-21页 |
3.1.2 服装设计专业的发展目标 | 第21页 |
3.2 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现状 | 第21-22页 |
3.3 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2-27页 |
3.3.1 知识结构方面 | 第22-24页 |
3.3.2 能力结构方面 | 第24-26页 |
(1)教学与实践缺乏联系 | 第24-25页 |
(2)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不够 | 第25页 |
(3)学生的实践不足 | 第25-26页 |
3.3.3 职业素养方面 | 第26-27页 |
3.4 H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当前的挑战与机遇 | 第27-29页 |
3.4.1 H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当前的挑战 | 第27-28页 |
3.4.2 H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当前的机遇 | 第28-29页 |
3.5 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存在问题成因 | 第29-31页 |
3.5.1 对高级职业教育的认识模糊 | 第29-30页 |
3.5.2 课程体系设置单纯重视课堂教学 | 第30页 |
3.5.3 经费的限制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优化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设想 | 第32-38页 |
4.1 优化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原则 | 第32页 |
4.1.1 明确指导思想 | 第32页 |
4.1.2 明确教学思路 | 第32页 |
4.2 优化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条件 | 第32-36页 |
4.2.1 校办企业数量及规模有限 | 第32-33页 |
4.2.2 设备设施 | 第33页 |
4.2.3 师资力量 | 第33-34页 |
4.2.4 实训场地 | 第34-36页 |
4.3 优化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 | 第36-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优化H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措施 | 第38-45页 |
5.1 明确目标 | 第38页 |
5.2 具体实施 | 第38-43页 |
5.2.1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 | 第38-39页 |
5.2.2 从能力结构的角度 | 第39-42页 |
(1)加强学生的实践课程 | 第39-40页 |
(2)加强教师与企业的交流 | 第40页 |
(3)进一步发展优势项目——校企合作 | 第40-41页 |
(4)开展服装设计技能大赛 | 第41-42页 |
5.2.3 从职业素养的角度 | 第42-43页 |
(1)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课程 | 第42-43页 |
(2)建立考评机制 | 第43页 |
(3)建构课堂“学习共同体”,注重道德体验 | 第43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6.1 结论 | 第45-46页 |
6.2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